近日
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学啦
这届一年级新生的名字
扶苏、知潼、邕熙、清晏……
惊艳了众多网友:
话题#子涵梓萱扎堆的时代过去了#
登上了微博热搜
小观发现
常州不少学校
一年级学生名字也很独特
阮糖谐音“软糖”
袁满谐音“圆满”
又顺口又好记
雨荨、佩琦
听上去是不是也很熟悉
电视剧主角和动画主角名
沐兮、姝羽
婉晴、诗墨
雪萌、新屿
艺铭、君烨
还有很多新生名字
充满诗情画意
网友开玩笑说:
“这些名字应该是
喜欢看古装剧的90后爸妈取的”
名字是文化心理的微观载体
风格各异的名字里
饱含着家人相同的期盼和祝愿
而每一代人的名字
有着特定时期的历史印记
01 上世纪50-80年代:朴素愿望与集体主义精神
上世纪50-60年代
“建国”“援朝”“红梅”“秀英”
等名字成为主流
承载着个体与家国命运的紧密联结
改革开放后的80、90年代
“伟”“强”“静”“丽”
等朴素单名盛行
反映出物质生活逐步改善后
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02 新世纪之交:流行文化影响与浪漫化倾向
进入新世纪
受流行文化和偶像剧等因素影响
“子涵”“梓萱”“浩宇”等
谐音雅致的名字扎堆出现
组成“爆款三巨头”
这些名字中的
“涵”“轩”“梓”“萱”等字眼
频繁出现在热门小说和影视剧中
被赋予了温柔、俊雅、主角般的光环
03 2020年以来:文化自信与国风潮流
进入2020年以后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起名的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据2022年1月
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
2021年出生的男性新生儿中
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名字依次为:
女性新生儿中
使用频率最高的10个名字依次为:
这些名字虽然仍然带有浪漫色彩
但已经开始呈现出更多的
文化内涵和个性化追求
如今新一代父母给孩子取名时
热衷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
和古典影视剧作中寻找灵感
名字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家长在对孩子的培育中,能真正身体力行地践行名字所蕴含的美好寓意和丰富涵义,让名字成为孩子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其成长。
来源:常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