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的水池里,一条条“锦鲤”游得欢快,可你知道吗?这些锦鲤不是活鱼,而是大学生搞出来的高科技玩意儿!河海大学大一学生刘一凡和他的团队,造出了智能仿生机器锦鲤“苏小锦”,这小家伙不仅会游,还能干活,帮博物馆监测水质、传播文化,成了文旅圈的新宠。
刘一凡这群年轻人,脑子活,点子多。他们看到苏州博物馆的水池维护是个麻烦事,就琢磨着用科技解决问题。团队里的人都是学“水-机-电”交叉学科的,简单说,就是既懂水,又会搞机器,还能玩转电路。他们把这些本事揉在一起,设计出了“苏小锦”。这机器锦鲤能测水质、查流速、算流量,还能自己巡逻水池,活脱脱一个“水下智能管家”。
“苏小锦”长得也好看,红的像开运红、金的像万福金、青的像天青跃,三种颜色,每种都带着点苏州的味道。为什么做成锦鲤?因为锦鲤在中国文化里代表好运、富贵,博物馆的游客一看就觉得亲切。团队还特意研究了苏州的传统文化,把地方特色和学校的水利背景结合,设计得既实用又有文化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