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新生扎堆深汕,学长热情指路,三年后他们会怎样?

تبصرے · 19 مناظر

八月的最后一天,深圳深汕实验学校的校园里热闹非凡。1000名高一新生背着书包,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迈进了高中的大门。他们的眼神里,有点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像要开启一段新冒险。 高二学生唐菲和邓可盈早早

  八月的最后一天,深圳深汕实验学校的校园里热闹非凡。1000名高一新生背着书包,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迈进了高中的大门。他们的眼神里,有点紧张,但更多的是兴奋,像要开启一段新冒险。

  

  高二学生唐菲和邓可盈早早坐高铁赶到学校,参加迎新活动。他们忙着帮新生搬行李、指路,脸上满是笑。唐菲说,去年刚来的时候,学校周围还在修路,尘土飞扬,现在路修好了,还有直达深圳的校园专线,出行方便多了。

  邓可盈指着远处还在建的深汕高铁站,语气里带着点骄傲:“再过几年,高铁通了,30分钟就能到深圳中心区!”她觉得,这里的变化快得让人惊喜。学校周边不仅交通方便,连环境都安静清新,特别适合静下心学习。

  学校的生活条件让学生们觉得舒心。温家旺是龙岗来的高二学生,他最爱跟学弟学妹们炫耀学校的宿舍:“四人间,有空调有WiFi,住着可舒服了!”他还说,食堂的饭菜种类多,味道好,每天都能吃得满足。他最大的愿望是新学期成绩更好,压力更小。

  马淑丹是深汕本地学生,过去总觉得自己跟市区来的同学有差距。她说:“以前我学东西总靠老师推着走,现在学会了自己去找答案。”她的变化不只在成绩,还有心态。她发现,只要努力,深汕的孩子一样能在好学校里闪光。

  高三的何萌和彭宇森已经开始为高考冲刺。何萌来自罗湖,她觉得学校的老师像朋友一样,总是鼓励她,让她变得更自信。她说:“在这儿,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更懂得怎么跟人相处。”她目标明确,要考上顶尖大学。

  彭宇森是深汕鹅埠人,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他觉得读书不仅让他学到知识,还能缓解压力。他说:“能在深圳的优质学校读书,真的很幸运。老师教得好,课程也丰富,我对未来很有信心。”

  学校的硬件设施让学生们很有归属感。教室里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图书馆藏书丰富,运动场也宽敞。唐菲说:“我妈之前总担心我在这儿住不惯,现在她老跟邻居夸我独立了,像个小大人。”

  

  深汕的变化,学生们都看在眼里。校门口的公交线路多了,小漠港的汽车出口量创了新高,通港大道也通车了。这些变化被他们写进周记,成了成长的一部分。邓可盈说:“每次看到这些变化,就觉得深汕越来越有大城市的感觉。”

  高一新生们刚到校,多少有点懵。学长学姐们却热情地鼓励他们:“别怕!高中生活虽然有挑战,但也特别精彩。”他们告诉新生,这里的每一天都充满了机会,只要肯努力,就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深汕实验学校不只是个学习的地方,更是孩子们成长的舞台。何萌说:“老师们特别用心,他们不只教知识,还教我们怎么做人。”她觉得,这里的教育让她更有底气去追梦。

  彭宇森也有同感。他提到,学校经常组织活动,比如演讲比赛、读书会,这些都让他变得更开朗。他笑着说:“以前我挺内向的,现在敢在全校面前发言了!”他相信,高中三年会是他人生中最难忘的时光。

  对于新来的学弟学妹,学长们有不少心里话想说。温家旺说:“别害怕成绩压力,找到自己的节奏最重要。”马淑丹补充道:“多跟老师聊聊,他们会给你很多建议。”他们都希望新生能珍惜这段时光,勇敢面对挑战。

  深汕实验学校的教育资源不比深圳主城区差。数据显示,学校有超过200名优秀教师,80%来自深圳知名学校。教学设备投入超过5000万元,图书馆藏书量达到10万册。这些条件让学生们觉得,深汕也能有大舞台。

  学校的变化和深汕的发展让孩子们对未来充满期待。他们相信,不管来自哪里,只要肯努力,就能在这片土地上实现梦想。高中三年,他们会用汗水和坚持,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这段旅程才刚开始。每个学生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适应新环境,迎接新挑战。你觉得,他们会在这三年里收获什么?是成绩、友谊,还是更坚强的自己?

تبصر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