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第一课,老师立誓言,学生未来会怎样?

评论 · 1 浏览

八月底的太原,暑气还没完全散去,迎泽区迎东小学却已经热闹起来。就在新学期开学前,学校组织了一场特别的活动——全体老师聚在一起,学习师德师风。这不是走形式,而是要让老师们把“教书育人”的责任刻在

  八月底的太原,暑气还没完全散去,迎泽区迎东小学却已经热闹起来。就在新学期开学前,学校组织了一场特别的活动——全体老师聚在一起,学习师德师风。这不是走形式,而是要让老师们把“教书育人”的责任刻在心里,为新学期打好思想基础。

  

  王主任讲得细致,把准则掰开揉碎讲清楚。比如,老师得爱国守法,不能随随便便发牢骚;得传播好文化,不能误导学生;得用心教书,不能敷衍了事。她还特别提到,老师不光是教知识的,更得用自己的行为给学生做榜样。学生们看着老师的一举一动,老师得有点“偶像包袱”,得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值得学”。

  学习完准则,王主任又领着大家看“八不准”。这八条规矩就像老师的行为红线,比如不能收家长的礼,不能体罚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偷懒。老师们听完,纷纷点头,觉得这些规矩虽然严格,但确实是当老师该守的本分。毕竟,学生是未来,老师得对得起这份责任。

  活动的高潮来了——全体老师举起右拳,齐声宣誓:“我志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声音洪亮,回荡在校园里。老师们站得笔直,眼神坚定,好像在用誓言提醒自己:这份工作不简单,是要用真心去干的。不少老师事后说,那一刻真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宣誓完,学校还让每位老师签了一份《师德师风承诺书》。这张纸不厚,但分量不轻。上面写得清楚:老师得认真教课,关心学生,不能搞歪门邪道。老师们一个接一个签下名字,等于给自己立了个军令状:得说到做到,让学校、家长、学生都放心。

  这场活动不是只图个热闹,而是真想让老师们把责任记在心上。迎东小学有100多位老师,平均教龄超过10年,他们教过的学生加起来得有好几千。这些老师深知,学生不只是来学知识的,更是来学做人的。活动结束后,老师们私下聊,觉得这样的学习挺有必要,提醒自己别忘了当老师的初心。

  

  学校还透露,师德师风这事不是搞一次活动就完事。接下来,他们会定期组织学习,还会通过检查、考核来监督老师的表现。比如,课堂上是不是用心教,学生有困难时是不是真心帮,这些都会被记录下来。这么做,就是想让老师们时刻绷紧弦,不敢松懈。

  说到这儿,得提一句,迎东小学这次活动还挺有“人情味”。学校特意安排了讨论环节,让老师们分享自己的教学故事。有的老师讲,自己班上有个内向的学生,平时不爱说话,后来通过耐心聊天,学生慢慢打开心扉,成绩也上去了。听完这些,大家都觉得,教书不只是讲课本,更是跟学生交心。

  数据也能说明点问题。教育部2024年的统计显示,全国中小学教师超过1700万,他们每天影响着2亿多学生。迎东小学虽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但他们对师德师风的重视,代表了很多学校的努力。毕竟,一个好老师能影响学生一辈子,这话一点不假。

  这场活动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让老师们意识到,教书育人得跟得上时代。现在的学生,接触的信息多,想法也多,老师得学会跟他们“聊得来”。比如,不能光讲大道理,得用学生能懂的方式,把价值观传递出去。学校还计划组织更多培训,教老师们怎么跟学生沟通,怎么处理突发情况。

  活动结束后,老师们回到办公室,开始备课、改作业,准备迎接新学期的学生。他们的心情有点不一样了——既有点压力,也有点动力。毕竟,签了承诺书,立了誓言,就得拿出实际行动,让学生和家长看到自己的真本事。

  迎东小学的做法,其实也给其他学校提了个醒:师德师风不是空话,得落实到每一天的教学里。老师们得时刻问自己:我是不是真心为学生好?我教的东西,能不能让学生受益一辈子?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值得每个老师好好想想。

  

  这场活动,就像一堂生动的课,提醒每位老师:教书育人,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也是一份光荣的使命。未来,迎东小学的老师们会怎么做?学生们又会从他们身上学到什么?这些,或许都值得我们继续关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