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离太阳近,表面温度高得吓人,平均能到460多摄氏度,连铅都能熔化。早些年,科学家猜想金星可能有过海洋。毕竟,它和地球大小差不多,位置也不算太远。海洋要是存在过,就能吸收火山喷出的二氧化碳,调节温度,或许还能孕育点生命。可惜,最近的研究给了这想法一记重拳。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金星压根没机会形成海洋。原因很简单:太阳风太猛,早期金星的水汽还没来得及凝结成液态水,就被吹跑了。没有海洋,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温室效应失控,温度飙升,金星从一开始就没戏。
火星的故事更让人唏嘘。科学家管它叫“夭折的地球”,因为远古时期的火星跟地球长得太像了。自转一圈24.6小时,公转一年687天,跟地球的节奏差不多。如果人类真去火星定居,生活作息上估计不会太别扭。更重要的是,火星曾经有海洋!几十亿年前,火星表面有河流、湖泊,甚至可能有原始生命。科学家通过探测器发现,火星上有干涸的河床和湖泊痕迹,说明它曾经湿润又温暖。可惜,好景不长。
火星的悲剧,始于它失去了磁场。地球有磁场,像个保护罩,能挡住太阳风的侵蚀。火星的磁场却在几十亿年前消失了,具体原因科学家还在研究,可能是地核冷却太快。没了磁场,火星的大气层一点点被太阳风剥离,海洋也慢慢蒸发。曾经的河流湖泊变成了红色沙漠,原始生命如果存在过,也早就没了踪影。如今的火星,冷得像冰窖,平均温度零下60摄氏度,空气稀薄得没法呼吸。
地球的幸运,恰恰在于它躲过了金星和火星的悲剧。几十亿年前,一颗叫忒伊亚的行星撞上地球,撞出了月球。月球的引力让地球自转稳定,潮汐作用还促进了早期生命的演化。地球的磁场也一直很给力,挡住了太阳风的破坏,保住了大气和海洋。海洋的存在,让地球能调节二氧化碳,温度始终适合生命生存。即便后来地球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每次都能靠运气和韧性恢复过来,最终孕育出人类。
金星和火星的探测也不是件容易事。金星的环境太恶劣,探测器下去没几十分钟就报废了。苏联在1970年代送过探测器到金星,拍了几张模糊的照片,机器就“热死”了。火星稍微好点,但也够呛。中国的“天问一号”2021年成功登陆火星,拍回了珍贵的照片和数据。美国的好奇号、毅力号探测车也在火星上跑了好几年,找到不少证据,证明火星过去确实有水。可这些探测,都没法改变一个事实:金星和火星现在都不适合生命存在。
说到这儿,很多人可能会问:地球这么幸运,会不会也有翻车的一天?科学家说,短期内不用担心。地球的磁场和大气还在,海洋也还在发挥作用。但长期看,太阳会慢慢变热,几亿年后,地球可能也会变得像金星一样烫。这提醒我们,保护地球的环境有多重要。毕竟,太阳系里适合生活的星球,目前只有这一个。
金星和火星的故事,像是在给我们上课。金星告诉我们,没有水,生命就没戏。火星告诉我们,环境一变,曾经的乐园也能变荒漠。地球的成功,靠的是天时地利,还有点运气。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珍惜这颗蓝色星球,别让它走上金星火星的老路。
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在为探索这些星球出力。“嫦娥”探月、“天问”探火星,中国的探测器一次次刷新纪录。2021年,“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成为中国航天史上的里程碑。这些努力不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更是为了让人类了解宇宙,找到保护地球的办法。中国的航天技术,正让世界看到我们的实力,也为全球的科学探索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