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上半年业绩双增背后:继续减员降薪,高成本负债有待压降

Reacties · 6 Uitzichten

8月27日晚间,浦发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浦发银行的营业收入为905.5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97.37亿元,分别同比增加2.62%、10.19%。截至二季度末,该行的资产总额为96457.91亿元,较年初增长1.94%;

  8月27日晚间,浦发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

  

 

  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浦发银行的营业收入为905.5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297.37亿元,分别同比增加2.62%、10.19%。截至二季度末,该行的资产总额为96457.91亿元,较年初增长1.94%;不良贷款率为1.31%,较年初下降5bps。

  离浦发转债到期仅剩两个月,浦发银行不出意料地交出了一份业绩亮眼的中期成绩单。这份成绩单背后,不可忽视的是浦发银行占比仍较高的高成本负债,以及人员规模与薪酬规模的持续下降,折射出浦发银行并不太牢固的业绩增长。

 

  利差回升但息差下滑,高成本负债规模较大

  营收端,浦发银行上半年的利息净收入一改过去4年的下降趋势,同比增加0.45%,达到583.07亿元,虽然增幅并不高,但总算实现了回升。

  利息净收入的改善得益于净利差的提升。自2019年开始,浦发银行的净利差便持续下降,从2.02%一路降至2024年的1.37%。今年上半年却回升了1个基点达到了1.38%。

  在银行经营中,利差走向通常与息差走向一致,反向变动的情形并不常见。然而,在净利差回升的同时,浦发银行的净息差仍处于下滑区间,较去年下降1个基点至1.41%。

  从公式来看,净利差是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和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的差值,净息差则是利息净收入与平均生息资产的比例。二者的反向变动,本质是负债成本较高或生息资产利用效率较低。

  今年上半年,浦发银行加大了负债端的成本压降力度,计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为1.87%,较2024年下降了33bps;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则为3.25%,较2024年下降32bps,这才为利差增长创造了空间。

  尽管负债端成本率大幅下降,但浦发银行成本率最高的负债项目——已发行债务证券,其刚性负债成本不容忽视。上半年,该行已发行债务证券的平均成本率为2.25%,较2024年下降35bps,仍高于其他计息负债。

  虽然截至二季度末,已发行债务证券余额为12470.07亿元,较年初减少了12.18%。但时点数据并不适用于成本计算。事实上,上半年已发行债务证券的日均余额为14234.1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6.08%,相比2024年全年日均余额也多出了12.36%,超过同业负债成为日均规模第二大的计息负债项目。

  存款方面,上半年的存款日均余额为53072.26亿元,同比增加11.67%,较2024年全年日均余额增加8.47%。虽然增长较快,但日均余额增长更多的是定期存款。

  其中,对公定期存款的日均余额为20995.46亿元,同比增加22.52%;个人定期存款的日均余额为12573.73亿元,同比增加17.45%,增速都高于存款日均余额整体增速。二者分别占总存款日均余额的39.56%、23.69%,平均成本率则分别为2.29%、2.4%。

  定期存款与已发行债务证券较快的日均余额增速、较高的平均成本率,一定程度上从成本端拖累了盈利效率。叠加计息负债日均余额增速略高于生息资产,贷款平均收益率下滑严重等因素,共同导致利差回升但息差持续下行的局面。

  当然,如果浦发银行的净利差与净息差只是短暂背离,之后能够有效压降高成本负债,重归同向变动,对经营业绩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若此后长期背离,便可能会影响浦发银行的盈利能力。

  非息收入方面,浦发银行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21.57亿元,同比减少1.02%。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银行卡手续费、投行类业务收入都出现了同比下滑。乐观的一面是,财富管理业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代理业务、托管及受托业务的手续费收入和占比都有所增加。其他非息收入中,汇兑收益扭转了去年同期的亏损局面,录得收入15.57亿元。

 

  仍在减员降薪,科技人员持续减少

  在支出端,浦发银行的降本增效仍在持续。

  上半年,浦发银行的业务及管理费为227.01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7.75亿元。其中,员工费用为126.82亿元,同比减少9.58亿元,是该行最主要的降本“阵地”。

  浦发银行的员工费用包括薪酬和离职后福利,与去年同期相比,两项支出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员工薪酬为112.16亿元,同比减少7.72%;离职后福利为14.66亿元,同比减少1.35%。

  员工人数方面,截至二季度末,浦发银行的在职员工有62314人,短短半年时间减少了673人。按(总薪酬支出/年初、年末平均员工数)计算,上半年的人均薪酬约为17.9万元。以同样的方式计算,2024年上半年该行的人均薪酬约为19.37万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减少了7.59%。

  值得一提的是,浦发银行在去年一季度明确提出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战略,以数智化战略重塑发展动能,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并在财务报告中多次重点提及数智化。

  然而,尽管浦发银行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在科技领域,但在人力投入方面,浦发银行的“技术人员”近两年却持续下滑。2023年初,该行的技术人员还有6447人,此后便持续下降,2023年末和2024年末分别为6425人、6025人。到今年二季度末,技术人员为5993人,已不足6000人了。

  这或许是因为浦发银行的科技能力曾对外部合作有较强的依赖。该行早期曾通过与互联网平台共建场景、采购第三方系统等方式来推进数字化转型,自主性并不算太高。所以在需要降本增效时,便会对薪酬较高的技术人员“下手”。

  只是,随着监管部门对金融业数据安全的要求趋于严格,以及客户对银行“自有服务”的需求度提升,“自主性”成为银行数字化转型重点。就在本月月初,承载浦发银行数智化期待的科技子公司浦银金科正式开业,其开业能否进一步提升浦发银行的技术自主性,赋能浦发银行各项具体业务,有待持续观察。

  另外,浦发银行此次半年报中,还有一处异常发生在“营业外支出”项——同比增加347.56%至3.67亿元。对此,浦发银行的解释是“赔偿金和违约金支出增加”。

  营业外支出是因非日常经营事件(如合同违约、客户纠纷、合规事件等)引发的偶发性支出。一季报时,浦发银行的营业外支出还只有0.11亿元,也就是说,仅第二季度浦发银行就有3.56亿元的营业外支出,已经高于过去全年的营业外支出。

  第二季度的营业外支出为何会激增,这3.56亿元是否都是赔偿金和违约金,具体是因为哪些原因导致该行支出大量违约金和赔偿金,有待浦发银行进一步说明。

Reac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