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仍然一座难求!

Kommentare · 9 Ansichten

本文转自:宁波晚报宁波大学图书馆自习室里,学生们认真学习。记者林桦摄楼老师的书架(贴着标签的书是从图书馆借的)。受访者供图暑假期间,大学校园里空旷而宁静。唯有一个地方,与平时相差无几,那就是大

  本文转自:宁波晚报

  这里,仍然一座难求!

  宁波大学图书馆暑期迎来近17万人次“打卡”

  宁波大学图书馆自习室里,学生们认真学习。记者 林桦 摄

   楼老师的书架(贴着标签的书是从图书馆借的)。受访者供图

   暑假期间,大学校园里空旷而宁静。唯有一个地方,与平时相差无几,那就是大学里的图书馆。

  8月26日,记者走访发现,虽值暑假尾声,宁波大学图书馆内学习氛围却丝毫不减:走廊里背书声低沉密集,自习区坐得满满当当,站着的学生也在大厅区域专注阅读。

  现场直击

  走廊背书声不断,自习区域一座难求

  “像我这样的学生很多,感觉大家都在学习,为了各自的梦想而奋斗。”马上就要读大四的李同学在图书馆一楼大厅专心背诵专业课知识。她是商科专业的学生,今年年初,她决定跨考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我从小就对新闻传播感兴趣,大学时阴错阳差选了商科,但是学习新闻传播的念头一直没断过。”

  这个暑假,李同学仅回台州老家一周,就匆匆返校扎进图书馆。“我们寝室三个人都要考研,现在全泡在馆里,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她每天从早上9点学到晚上9点,周末稍作休整。她的目标很明确:“我想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

  同样选择留校冲刺的还有大三的严同学,正在备考金融专业研究生。“在图书馆效率更高,学习氛围更加浓厚。考试临近,心里有点着急。回家没几天就回学校复习了。”

  除了“考研大军”,还有“考编考公大军”。记者看到,很多学生正在埋头刷题、准备申论写作等。

  据图书馆工作人员朱巧林介绍,不仅学生群体如此勤奋,还有很多教师也经常来到图书馆,有的阅读书籍,也有的认真备课。馆内虽静,却涌动着追逐梦想的暗流。

  数据背后

  入馆“打卡”16万人次,日平均借阅量120册

  据图书馆统计,自7月7日暑假开始至8月25日,入馆人次已接近17万,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平均日借阅量与去年持平,约120册,但借阅内容折射出师生暑期阅读的多样性。

  历史读物《明朝那些事儿》以35次借阅量位居榜首,《武动乾坤》《三体》《数学建模》等图书也进入借阅排行前列。

  值得一提的是,借阅量最高的并非学生,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楼乔明老师。暑假期间他借了52本书,绝大多数是专业书籍。“下学期我要上通识课,需要多看一些酒文化、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我一般一边看书一边做课件。”楼老师说,“我是食品专业的老师,而食品和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学完之后我顺便还会酿酒、做饮料。”

  作为宁波本地人,楼老师每次假期都会经常去学校图书馆借阅书籍,“假期闲来无事,是扩大知识面的最佳时机。”

  暑假借阅量排名第二的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研一学生陈超,借了46本书。暑期留校做实验的他偏好“跨界阅读”,“大部分是历史、心理学等书籍,我很喜欢看这些课外书。”陈超说,除此之外,他还喜欢看《仙道刺客》等一些休闲小说,“科研之余,我喜欢看一些小说放松心情。”

  据介绍,暑假期间,为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和平时一样,为早上7点半至晚10点。图书馆今年暑期推出多项服务升级,比如新增插座,方便学生们为手机、电脑等日常学习工具充电;更换灯管以提高亮度,并引入静音舱等设备,以保证学习质量。

  “很多都是学生提出的建议,我们全力实现,保障他们的学习环境。”宁波大学图书馆党总支书记孙欢欢表示,图书馆是承载大学育人使命与学术精神的重要场所,暑期近17万人次“打卡”,充分体现了宁大人求真求知、深耕钻研的优良学风。“图书馆将持续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目标,以‘师生需求’为核心,在空间、资源、学术支持、智慧化服务上下功夫,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甬城夏日炎炎,宁大图书馆内书香更浓。无论是考研考编、科研备课,还是兴趣阅读,师生们都在这里写下暑期奋斗的一笔。

  记者 林桦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