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人工怀孕机器人

التعليقات · 15 الآراء

一个配备人工子宫的类人装置,能够孕育人类胎儿直至分娩

  

  中国科研团队开发怀孕机器人,欲解决不孕困境,也引发伦理争议。

  这已不再是科幻小说的情节。中国广州的Kaiwa Technology正研发一种“怀孕机器人”:一个配备人工子宫的类人装置,能够孕育人类胎儿直至分娩。项目负责人张启峰博士表示,人工子宫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下一步就是将其嵌入机器人腹部,完成整整十个月的孕程。

  这种技术的核心,是一个模拟妊娠环境的人工子宫。容器中充满合成羊水,通过一根管道——类似脐带——为胎儿提供营养和氧气。早在2017年,美国科学家就曾让早产的小羊在类似“生物袋”中存活数周。而中国团队的目标更加大胆:从受精到生产,全程交给机器完成。

  为什么这样的项目会诞生在中国?一个关键原因是不孕症的激增。2007年时,不孕率还不到12%,到2020年已上升至18%。对数百万夫妻来说,辅助生殖往往以失败告终。在这种背景下,怀孕机器人被提出作为一种更可负担的选择——预计花费约10万元人民币(1.4万美元),远低于在美国进行代孕的费用。正因如此,这一计划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激起了两种声音:一些饱受不孕困扰的人看到了希望,另一些人则充满担忧。

  争议的焦点落在伦理与法律上。Kaiwa Technology已经与广东省相关部门讨论监管框架,但问题依然层出不穷:谁才是孩子的法律父母?机器孕育的孩子是否享有与他人同等的权利?如何防止人工子宫或配子买卖的黑市?批评者担心母婴联系被切断,生命沦为商品化工具。如果一切顺利,世界上首个“机器人婴儿”或许会在2026年诞生,这将被视为人类的巨大突破,抑或是滑向反乌托邦的深渊。

  关于安全性,张启峰博士坚称技术已“成熟”,并援引了动物实验的成果。但要在整整十个月内孕育出健康人类婴儿,仍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必须经受极其严格的验证。至于卵子与精子的受精方式、如何植入人工子宫、以及最终的分娩过程,研究团队尚未公布细节。

  按照Kaiwa Technology的计划,首个可运行的原型机将在一年内问世。不过,它能否真正进入社会,还取决于测试结果和法律伦理框架的建立。未来的某一天,这项技术或许会被写入医学史册,也可能成为人类争论最激烈的科技边界。

  本文译自 GNT,由 BALI 编辑发布。

التعليقا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