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务专业热转冷!湖南招生缺2397人,香饽饽咋没人要了?

Kommentarer · 1 Visninger

湖南专科提前批招生数据一出,乘务类专业竟然成了“冷门货”,缺额高达2397人!曾经的香饽饽,如今却没人报,咋回事?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背后的故事。 乘务类专业,过去可是学生和家长眼里的金饭碗。空乘、地乘

  湖南专科提前批招生数据一出,乘务类专业竟然成了“冷门货”,缺额高达2397人!曾经的香饽饽,如今却没人报,咋回事?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背后的故事。

  

  乘务类专业,过去可是学生和家长眼里的金饭碗。空乘、地乘、高铁乘务员,穿上制服,端庄大方,工作体面,收入也不错。多少人挤破头想进这个行当,分数线年年高得吓人。可今年,12所院校的乘务类专业却空了2397个名额。衡阳科技职业学院缺了491人,岳阳现代服务职业学院306人,郴州思科职业学院282人,湖南都市职业学院253人……这数字摆出来,着实让人吃惊。

  为啥会这样?咱们得从头说起。十多年前,高铁、地铁在国内飞速发展,轨道交通像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乘务员需求量大,学校一看机会来了,纷纷开设空乘、地乘专业,招生规模越扩越大。学生也觉得这行当好,稳定又光鲜,报读的热情高得不得了。可现在,情况变了。

  高铁建设速度慢下来了。过去十年,中国的高铁里程已经超过4万公里,占全球的七成以上。地铁也在大城市遍地开花,全国40多个城市有了地铁,总里程突破8000公里。可现在,大规模建设的高峰期过去了,新线路没那么多了,乘务员的岗位需求自然跟着减少。市场饱和,工作机会少了,学生和家长开始犹豫了。

  不仅如此,乘务类专业的学费也不便宜。一年学费动辄上万,对普通家庭来说,负担不小。而且,报考要求高,身高、形象、气质都有硬杠杠,不是谁想报就能报的。以前觉得花钱值,毕竟毕业后能进航空公司或高铁单位,稳定又体面。可现在,情况变了。

  就业形势是个大问题。过去,乘务员很多是正式工,福利好,待遇高。可现在,正式工名额越来越少,大部分是外包或劳务派遣。工资没以前高,福利也缩水了。有的毕业生干了几年,发现晋升空间小,工作强度却不低,早上四点起,晚上十点还没下班,生活节奏被打乱。年轻人算了算,觉得这行当没那么香了。

  

  再看看数据,2025年湖南专科提前批的乘务类缺额,具体到学校,差距还挺明显。邵阳通航职业技术学院缺了231人,长沙南方职业学院201人,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148人,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113人……这些学校过去靠着乘务类专业吸引了不少生源,可现在,学生们不买账了。家长也开始劝孩子,选个更实际的专业吧,别一头扎进这个“坑”。

  其实,这事不只是湖南的问题。全国范围内,乘务类专业的热度都在降温。2024年,全国铁路系统招聘的乘务员岗位比五年前少了近三成。航空公司也一样,受疫情影响,航空业还没完全恢复,空乘岗位需求量没回暖。加上现在年轻人想法变了,很多人不想被固定的工作时间绑住,更想找灵活、有发展空间的职业。

  这事让我想起个朋友家的故事。他家闺女小丽,三年前一心想报空乘专业,觉得穿上空姐制服特别风光。结果家长一打听,学费贵不说,毕业后还得自己找关系进航空公司,工作还不一定稳定。最后,小丽改报了护理专业,学费低,就业率高,现在已经在医院干得挺好。这不就是很多家庭的选择吗?现实摆在面前,谁不想选条更稳的路?

  不过,乘务类专业遇冷,也不是说这行当彻底不行了。有些高端岗位,比如国际航线的空乘,或者高铁重点线路的乘务员,依然有吸引力。关键是,学生和家长得擦亮眼睛,看清楚市场变化,别盲目跟风。学校也得想想办法,调整专业设置,教点更实用的技能,别光靠“体面”两个字招生。

  这事背后,其实反映了社会变化。以前觉得稳定就是王道,现在年轻人更看重发展空间和生活质量。乘务员的工作,看似光鲜,但实际干起来,辛苦和压力不小。反过来,市场饱和也提醒咱们,选专业不能只看眼前的热门,得想想未来的路。

  

  说到这,乘务类专业遇冷,也给咱们提了个醒。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社会,都得跟上时代的变化。选专业不是选个光环,而是选条能走得远的路。你说,这事是不是挺值得琢磨的?未来几年,乘务类专业会继续冷下去,还是能找到新的出路?大家咋看?

Kommenta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