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加减法”

टिप्पणियाँ · 26 विचारों

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林场主任裴吉伏回忆,排查发现的违规建筑中,既有村民自建的养殖场,也有私营旅游项目,两类问题成为整治难点。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本报记者 王雨婷 文/图

   天河湾黄河国家湿地公园。

   8月20日,在平罗县天河湾黄河国家湿地公园远望,草木繁盛,水波潋滟,飞鸟不时掠过。这片占地5.85万亩的湿地,不仅是黄河宁夏段野生鸟类的重要栖息繁衍地,也在区域生态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9年12月,这里正式跻身为国家级湿地公园,也成为其生态环境转变的拐点。这一切的起点,始于“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宁夏专项行动。

   “在专项行动启动前,我们先对湿地周边环境进行了全面摸底。”天河湾国家湿地公园林场主任裴吉伏回忆,排查发现的违规建筑中,既有村民自建的养殖场,也有私营旅游项目,两类问题成为整治难点。裴吉伏与工作人员逐一上门,手执督办单耐心沟通:“不是不让发展,而是要找对不破坏环境的位置。”最终争取到村民理解。

   更为棘手的是紧邻候鸟繁殖地的私营山庄。“山庄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湿地的生态功能与生物多样性,但因经营前期投入巨大,经营户的抵触情绪强烈。”裴吉伏说,经过平罗县多部门和辖区乡政府的多次会商、反复沟通,最终在合理补偿的基础上,与经营者达成了共识。当年年底,2.47万平方米违章建筑全部拆除,为生态修复扫清障碍。

   退出不是终点,而是自然修复的开始。湿地区域的生态修复,主要依托雨水滋养和微生物活动逐步改良土壤,让原生植被自然再生。

   在天河湾湿地公园,恢复生态、提升环境的行动从未停止。随着多项整治工程的推进,累计清理河道及沿岸垃圾120余处,共计3.2万平方米。同时,清理枯死木、病虫木和退化林3300余亩,修复裸露区域162处,共计5.58万平方米。在“加减”之间,显著恢复了湿地生态,有效降低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干扰。

   “随着生态环境逐年向好,到天河湾湿地里栖息、觅食的鸟类已达数万只,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加。”裴吉伏举目远望,笑意爬上眉眼,“现在这边的植被恢复得不错,我在这里巡查时看到过卷羽鹈鹕的身影,那可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呢!”

टिप्पणि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