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外籍人士首次向中国国家级博物馆捐赠巨大数量珍贵文物,壮举背后

코멘트 · 20 견해

上海博物馆“珠归海上:庄万里家族捐赠两塗轩书画展”向公众开放

  

  

  “爸爸当时心脏病突发,说不出话,眼睛盯着我,我知道他是放心不下这批字画……”8月20日,上海博物馆三楼“两塗轩”书画专室里,回想起60年前的情形,轮椅上,年过八旬的庄良有眼里泛起泪光。

  “两塗轩”是菲律宾华裔企业家庄万里创立的私人书斋,原址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市郊,藏有宋至近代中国书画珍品。1936年,目睹山海关匾额遭日军劫掠后,庄万里决心收藏保护文物,逐步形成东南亚最大中国书画私人收藏体系。1965年,庄万里逝世,享年66岁。为父亲生前珍藏找寻一个合适的“家”,成为庄氏家族的牵挂。2000年,庄万里哲嗣庄长江和女儿庄良有以庄万里文化基金会之名,将两塗轩珍藏的233件书画作品,慨然捐赠上海博物馆。这是华裔外籍人士首次向中国国家级博物馆捐赠巨大数量珍贵文物,壮举背后凝结着庄氏家族两代人挚爱中华文物的赤子之心。

  

8月20日,庄氏家族后人在上海博物馆。赖鑫琳摄

  8月20日当天,上海博物馆“珠归海上:庄万里家族捐赠两塗轩书画展”正式向公众开放。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介绍,随着上海博物馆东馆落成,人民广场馆内的“两塗轩”陈列室进行改建升级,展线得以扩展。此次,在重新梳理与研究藏品的基础上,更全面系统地呈现“两塗轩”书画珍藏,“将受赠的艺术瑰宝与公众共享,既是庄氏家族的心愿,也是上海博物馆的荣幸”。

  

上海博物馆设“两塗轩”书画专室

  上海博物馆的历史与发展,与众多捐赠者的慷慨奉献密不可分。在馆藏书画中,庄氏家族捐赠的这批“两塗轩”书画珍藏尤为珍贵。“两塗轩”全部轴卷由启功、刘九庵、杨仁恺、傅熹年、钟银兰、单国霖等专家细查鉴定,其所藏书画数量丰富,作品的时间跨度自宋至明、清、现代,绵延八百多年。同时,其所藏书画科目齐全,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和书法四大门类,名家精品荟萃,许多墨迹具有艺术、人文等多层面价值。

  这些书画作品大部分为庄万里陆续从日本购得。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主任凌利中介绍,这批珍贵的明清书画作品时间跨度大、内容涵盖面广,尤为难得之处在于部分作品可补上博馆藏薄弱之处,使得上博历代书画收藏更加完整。从这些琳琅满目的日本藏中国明清书画作品中,亦可窥见明清以来中国美术对日本室町时代、江户时代、近现代美术思潮及审美风尚的巨大影响,从中发现日本美术与近现代中国美术相互影响之信息。

  

  

观众参观展览。赖鑫琳摄

  两塗轩所藏山水画为数不少,其中不乏名家之作。其中,宋代无款《秋山萧寺图卷》为藏画中年代最早的一幅。这幅作品对上博馆藏体系就有补足意义。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副研究馆员孙丹妍告诉记者,“北宋三大家之一”范宽有真迹《溪山行旅图》,同时代画家学其风格的作品流传下来的都甚少,而《秋山萧寺图卷》正是介于北宋与南宋之间,画法兼具北宋范宽及南宋山水画特征的一件罕见作品。

  

 观众参观《秋山萧寺图卷》。赖鑫琳摄

  此外,明代中期山水画名家谢时臣的画迹有三巨幅,晚明浙江名画家蓝瑛有二件作品,其一《仿黄公望山水图轴》为难得的纸本巨幅。清初画坛正统派领袖人物“四王”的作品,两塗轩所藏有二王真迹,即王鉴《仿陈惟允山水图轴》和王翚《溪亭话别图轴》。

  两塗轩所藏山水画的另一特色是收集了不少名家作品,如明末葛征奇,清初万上遴、祁豸佳,清中后期方士庶、黄均、张之万、刘彦冲等。这些画家都是当时艺术潮流的弄潮儿,他们的作品反映了绘画流派流衍和发展的形迹。两塗轩收藏的花鸟画亦有相当数量,明代林良的《竹禽图轴》堪称难得精品,现代大师齐白石的《七冠报鸣图轴》为简笔写生传神的杰作。

  

  

  

  

观众参观展览。赖鑫琳摄

  在两塗轩藏品中,书法墨迹为重要一类,明代董其昌的《行书手札九通卷》堪称上乘之作。九通尺牍所述涉及与文侣、僧友的交游活动、对朝政的过问关注、表达受小人中伤的忧愤心情等,为了解董其昌生平和思想提供了珍贵史料,手札的书法也反映了其书法艺术大成期的精深造诣。在这件卷轴旁,上博特意制作展板显示其鉴藏历程,从清代王士敏——其次女嫁董其昌四子开始,经多人鉴藏,至现代靳巩、新加坡华侨李俊承、菲律宾华侨庄万里,从中国至新加坡、菲律宾,如今又归于中国上海。

  

《行书手札九通卷》鉴藏历程。施晨露摄

  据悉,为使庄氏家族捐赠书画珍藏得到充分展示与研究,此次展览将实行分批轮流陈列,本轮共展出41件/组,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4月19日,233件书画作品有望在展期内陆续全部与观众见面。

코멘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