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扬子鳄保护区今年首批人工孵化雏鳄出壳,较去年提前6天

评论 · 11 浏览

近日,九派新闻从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获悉,今年首批人工孵化的15条扬子鳄雏鳄于8月9日顺利出壳,相较去年提前了6天。 据介绍,饲养人员会在出壳6小时内对雏鳄体表

  近日,九派新闻从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下简称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获悉,今年首批人工孵化的15条扬子鳄雏鳄于8月9日顺利出壳,相较去年提前了6天。

  据介绍,饲养人员会在出壳6小时内对雏鳄体表黏液进行清洗,实施人工断脐,防止雏鳄腹裂感染。

  雏鳄破壳。图/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8月15日,九派新闻联系到扬子鳄保护区管理局动物管理科一级主任科员周健生,他向九派新闻解释“人工断脐”时表示,作为卵生的扬子鳄拥有和哺乳动物类似的脐带,实际叫做卵黄囊蒂,起到传送营养物质、血液运输和气体交换的作用。

  小鳄鱼破壳以后,主要通过体内的卵黄吸收营养,不再需要物质运输,反而过长的脐带容易触碰障碍物,导致卵黄膜破损,容易出现感染。因此,在人工繁育当中,要及时将脐带剪掉。

  为雏鳄剪脐带。图/安徽扬子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周健生介绍,刚出生的小鳄鱼只有20厘米左右、体重也在20克上下,经过7到9年的成长,成年后的雄性扬子鳄最大能长到2.2米,体重可达50公斤以上,雌性扬子鳄最大的不超过1.8米,体重40公斤左右。

  对于扬子鳄寿命,他表示,“书上记载它能活50到80年,但是我们人工繁育只有四十几年,这个(寿命)也没有具体的验证。”

  另外,周健生告诉九派新闻,自1979年成立扬子鳄养殖场以来,人工孵化工作已发展40余年,极大改善了扬子鳄种群生存状况。预计今年陆陆续续还会孵化出1600多条小扬子鳄,前往参观的游客可以通过实时监控画面看到孵育室内刚出生的小鳄鱼。

  资料显示,扬子鳄的祖先与恐龙同时代,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鳄”,更是全球24种鳄鱼中最濒危的物种之一。随着身体逐渐长大,扬子鳄也会捕食较大的个体动物,但由于扬子鳄属于小型鳄,一般不能捕食牛马类的大型动物,也不会主动伤人。

  九派新闻实习记者 冯顺航 记者 彭茸雯

  编辑 付珊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来源:九派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