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游泳培训火爆!游泳安全需格外关注

Komentar · 14 Tampilan

暑期来临,游泳培训市场迎来报名高峰。记者从广东实验中学云城校区游泳馆获悉,今年暑期首期游泳培训项目报名人数超350人,较春季增长约70%。泳池里浪花飞溅的欢乐背后,安全这根弦丝毫不能松——近期云南某酒

  暑期来临,游泳培训市场迎来报名高峰。记者从广东实验中学云城校区游泳馆获悉,今年暑期首期游泳培训项目报名人数超350人,较春季增长约70%。泳池里浪花飞溅的欢乐背后,安全这根弦丝毫不能松——近期云南某酒店发生的安全事故为行业敲响警钟,游泳培训既要“学得欢”,更要“护得牢”。  

  培训热度背后:需求升级与口碑加持  

  “今年报名情况远超预期,不少家长早早为孩子锁定名额。”省实云城校区游泳馆负责人陈凡怡介绍,报名热的背后是多重因素的叠加:随着防溺水安全教育的常态化推进,家长对游泳这项生存技能的认知愈发深刻;机构优化的课程体系覆盖全年龄段,从零基础班、提高班到防溺水普及课、私教课,能满足不同需求;而专业教练团队和严格的安全保障措施积累的良好口碑,也让家长更放心选择。  

  数据显示,在报名学员中,儿童和青少年占比超九成,其中零基础学员占比近六成。“很多家长希望孩子既能掌握技能,又能通过游泳增强体质。”陈凡怡表示,游泳对心肺功能、肌肉发育、协调性的提升作用,以及对自信心、意志力的锻炼价值,也是吸引家长给孩子报名的重要原因。  

  “每次上课都像在玩水!教练会用浮板和我们玩‘水中小火车’游戏,还会奖励小贴纸,一点都不觉得累。”省实云城校区三年级学生陈见贤兴奋地说,正是因为游泳很有趣,他每天都来游泳,这一坚持就是两年。

  三年级学生马梓瑄认为,她喜欢游泳,除了夏天游泳特别凉爽外,游泳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防溺水课上,教练教我们落水后怎么漂浮、怎么踩水,还模拟了‘意外落水’的场景。学会这些,就算以后不小心掉水里也不会慌了,妈妈说这是‘保命的本事’。”  

  安全警钟长鸣:从悲剧中汲取教训  

  就在游泳培训如火如荼之际,一则令人痛心的消息引发关注:近期,云南西双版纳某酒店内,6岁女童悦悦在戏水池玩耍时,左腿被回水管牢牢吸住,因救生员离岗、救援延误导致不幸溺亡。事后调查发现,该泳池不仅救生人员脱岗,回水口防护设施也存在隐患,最终酿成悲剧。  

  这一事件再次揭示:游泳场所的安全防线不容有丝毫松懈。  

  事实上,规范的游泳机构早已建立全方位安全体系。以广东实验中学云城校区游泳馆为例,其场地配备24小时水循环消毒系统,每日公示水质指标;池壁池底铺设防滑材料,全区域无死角监控;救生团队全员持证上岗,课程期间实行“高台瞭望+流动巡视”双岗值守,教练对儿童及零基础学员实行贴身保护。  

  实用安全指南:机构与家长需共筑防线  

  机构端:把好“安全关”  

  硬件保障:严格遵循国家卫生标准,确保水质达标;泳池区域设置醒目防滑标识、防撞设施,定期检查水循环系统防护网完整性;配备充足救生杆、救生圈、AED等救援设备。  

  人员管理:救生员与教练员需100%持证上岗,明确岗位责任区域;建立岗前培训与定期演练制度,确保熟练掌握溺水急救流程(如CPR+AED操作)。  

  教学规范:实行学员水平分级教学,避免深浅水区混编;每节课前必做安全宣导,强调“不奔跑、不跳水、远离排水口”等规则;控制班级人数,确保教练能实时关注每位学员状态。  

  家长端:守好“监护责”  

  场地选择:优先选择资质齐全、口碑良好的机构,实地查看救生员在岗情况、安全设施是否完善。  

  细节警惕:陪同孩子游泳时全程紧盯,避免孩子靠近泳池排水口、回水口等危险区域;提前告知孩子勿用手脚触碰管道格栅,发现防护网破损立即联系工作人员。  

  应急准备:了解泳池急救设备位置,熟记求助方式;给孩子穿戴合适的泳衣泳帽,避免衣物卷入设备;若孩子初学,可准备浮力辅助工具(如背漂),但需在教练指导下使用。  

  家长问答:科学开启游泳之旅  

  问题一:孩子几岁学游泳最合适?  

  陈凡怡建议,6个月-3岁可通过亲子游泳进行亲水启蒙,培养水感与安全感;6岁是系统学习游泳技能的黄金年龄,此时孩子的协调性、理解力更适配技能学习;7岁及以上孩子学习效率更高,可快速掌握多种泳姿。但需注意个体差异,若孩子3-5岁已表现出强烈兴趣和适应力,也可在专业指导下尝试。  

  问题二:如何激发孩子的游泳兴趣?  

  陈凡怡建议,孩子学游泳,要兴趣优先,避免强迫。“无论几岁开始,首要原则是保护孩子的兴趣,营造愉快的体验。切忌在孩子极度恐惧或抗拒时强行推下水,这可能造成长期的心理阴影。”此外,家长的陪伴很重要,对于小龄初学者,家长的耐心陪伴、鼓励和积极的示范作用能极大帮助孩子适应。“家长要及时表扬孩子的微小进步,课后通过视频反馈学习成果,增强成就感。”

  文、视频 | 记者 何宁 实习生 岑倩

Komen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