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火炬手”!河南又一地发现戟唇叠鞘兰群落

Komentari · 14 Pogledi

大河网讯 今天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日子。近些年来,河南厚植绿色底色,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也更加丰富。 8月13日,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在开展植物

  大河网讯 今天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也是“两山”理念提出二十周年的日子。近些年来,河南厚植绿色底色,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也更加丰富。

  8月13日,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研人员在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时,发现戟唇叠鞘兰群落,这是该物种在保护区的首次记录,对于研究兰科植物的地理分布、生态适应性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戟唇叠鞘兰为兰科叠鞘兰属,一种腐生草本植物,一般植株高4至6厘米,暗红色直立茎及肉质根状茎,盛花期在每年8月,其形状像菌不是菌,被科研工作者誉为大自然的“火炬手”。戟唇叠鞘兰对温度、湿度、光照适宜生长环境非常苛刻,因此在植物界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近危(NT)。

  此次发现的戟唇叠鞘兰群落位于宝天曼保护区海拔1300米的平坊林区,生长环境为林下腐殖质丰富、湿度较大且光照相对较弱的区域。经初步统计,该群落面积约300平方米,植株数量80余株,生长态势良好。

  近年来,该物种分别在河南南召县、西峡县和洛阳栾川县原始森林里少量发现,被列为河南省兰科植物新成员,在宝天曼保护区呈群落式出现尚属首次发现,充分彰显了宝天曼保护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

  “戟唇叠鞘兰群落的发现,为我们研究兰科植物的生长特性和演化历程提供了宝贵样本,也为宝天曼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深入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宝天曼科研工作者介绍,戟唇叠鞘兰群落的发现并非偶然,是宝天曼管理局长期坚持生态保护与科研监测的成果体现。

  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宝天曼的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越来越多的珍稀濒危物种被发现。根据统计,近年来,科研人员在宝天曼监测到林麝、金雕、黑鹳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发现了美丽独蒜兰、直立山珊瑚、单花红丝线、白花蝇子草、灰翅鸫、褐灰雀等物种新记录。

  下一步,这个保护区将针对戟唇叠鞘兰群落制定专项保护方案,加强对其生长环境的监测与保护,同时深入开展相关科研工作,进一步探索该物种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需求,为其长期生存与繁衍提供科学保障。(刘瑞朝 于博)

  【来源:大河网】

Koment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