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彩虹部落探访土族民俗

Commenti · 27 Visualizzazioni

清晨,阳光洒落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彩虹部落土族园的建筑上。8月10日,海东市首届高原康养儿童夏令营的孩子们,带着好奇与期待,踏入了这座高原上的民族文化殿堂。来自江苏省无锡市的孩子们,以稚嫩的童心

  清晨,阳光洒落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彩虹部落土族园的建筑上。8月10日,海东市首届高原康养儿童夏令营的孩子们,带着好奇与期待,踏入了这座高原上的民族文化殿堂。来自江苏省无锡市的孩子们,以稚嫩的童心拥抱古老的土族文化。

  推开土族服饰馆厚重的木门,上百件土族传统服饰静静陈列——牡丹纹样的盘绣在深色布底上栩栩如生,金线银丝勾勒的云纹仿佛在衣襟间流动。孩子们的小脸几乎贴上了展柜玻璃,纷纷被精美鲜艳的民族服饰所吸引。

  走进土族生产生活与历史民俗文化博物馆,时光的尘埃仿佛被轻轻拂去。锈迹斑斑的犁铧、硕大的酿青稞酒木桶……无不诉说着高原生活的艰辛与智慧。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新酿甜醅那独特的、带着微醺感的清甜香气。

  “哇,这个面具好吓人!”营员马炜成指着色彩浓烈、造型夸张的“纳顿节”傩舞面具喊道。讲解员适时讲述起土族先民如何通过这种古老的仪式祈求丰收、驱邪避灾。孩子们似懂非懂,但那份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悄然印入心间。

  土族文创中心则是一个充满惊喜的“宝藏屋”。传统的土族盘绣纹样,不再是古老服饰的专属,它们跳跃到了时尚的帆布包上、精致的扇子表面、甚至新潮的耳环上。“我们把传统的‘彩虹袖’纹样进行几何解构,再配上现代流行色,就成了年轻人喜欢的潮品。”讲解员热情地介绍着。孩子们兴奋地挑选着纪念品,传统与时尚的奇妙融合,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文化创新的种子。

  当阳光洒在园内的广场上,一场精心编排的土族婚礼正沉浸式上演。营员李思哲的父亲李先生,被热情地推选为“新郎官”。当他略显局促地换上那身鲜艳夺目的土族新郎礼服——“扭达”、头戴缀满银铃的“扭达帽”、脚蹬绣花云头靴时,全场立刻爆发出笑声和掌声。

  婚礼仪式在欢快热烈的“安召舞”乐曲中拉开序幕。扮演“纳什金”(媒人)的土族大叔嗓音洪亮,唱着诙谐幽默的迎亲曲调。李先生笨拙却认真地学着土族礼仪,向“新娘”的亲友团敬献洁白的哈达。站在前排的李思哲脱口而出:“哇,没想到有生之年我还能参加我爸的婚礼!”这句天真烂漫的童言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引得包括他父亲在内的所有家长和孩子哈哈大笑,整个广场沉浸在一片欢乐里,笑声久久回荡。

  归程的大巴车上,兴奋的余温未散。崔彤和孙乔将自己的帽子反过来戴上,向旁边的人高兴地展示:“看我像不像土族阿姑!”而刚刚经历“爸爸婚礼”的李思哲,则绘声绘色地模仿着爸爸当“新郎”的样子,他总结道:“我爸今天绝对是‘最佳男主角’,土族结婚太好玩了!” 孩子们纯真的话语,引得众人欢笑不断。

  海东市首届高原康养儿童夏令营,赋予了“康养”更深邃的内涵——心灵的滋养与文化的浸润。彩虹部落土族园之行,不仅是一扇打开多元文化视野的窗口,更是以文化为脐带、跨越山海、联结两代人的深度对话,为民族文化的薪火相传注入了蓬勃的青春活力,更为东西部协作这幅宏大的时代画卷,添上了最生动、最温暖、也最充满希望的一抹亮色。(全媒体记者 赵新秋 祁鑫 摄影报道)

  【来源:海东日报】

Commen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