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活”起来!茂名大学课堂里,他们让木偶“开口”讲故事

코멘트 · 7 견해

11月11日上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官渡校区的一间教室,变成了一个“非遗剧场”。台上,茂南单人木偶戏传承人周宝丽手中的杖头木偶轻轻“活”了过来——它不仅能行走、拂袖,还能替“开口”,将《梁山伯与祝英台

  11月11日上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官渡校区的一间教室,变成了一个“非遗剧场”。台上,茂南单人木偶戏传承人周宝丽手中的杖头木偶轻轻“活”了过来——它不仅能行走、拂袖,还能替“开口”,将《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千古绝唱娓娓道来。

  

  这幕场景,是《冼夫人与粤西文化研究》实践课的首讲现场,也是“茂名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中生动的一页。课程负责人、文法学院副院长姚国军教授化身“文化导游”,从中国木偶戏的千年渊源,一步步引领学生走入茂名木偶戏的本地世界。他介绍,这门从北方传入的艺术,已在粤西大地生根发芽,茂南单人木偶戏更于2018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生体验环节迎来热潮。周宝丽表演完毕,随即揭秘了“人偶合一”的魔法:一根主棍顶起木偶全身,两根竹枝操控双手。在她的鼓励下,学生们涌上讲台,迫不及待地想要亲手唤醒这些木偶。

  非遗“活”起来!茂名大学课堂里,他们让木偶“开口”讲故事

  “看着简单,想让它优雅地作个揖都太难了!”一名学生在手忙脚乱后笑道,“但就在它‘站’起来的那一刻,我好像瞬间读懂了什么是‘工匠精神’。”

  据悉,从11月11日至12月30日,高州木刻画、化州跳花棚、化橘红制作技艺等七项“宝藏非遗”将陆续走进这间大学课堂,化身一堂堂等待开启的“非遗盲盒”,让学生在亲手体验中,深度理解茂名“好心文化”的内涵。

  本次活动由茂名市文化馆、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主办,冼夫人与非遗文化大学生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茂名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旨在让沉睡于历史的非遗技艺,在青年一代的指尖重焕蓬勃生机。

  撰文:叶洁 通讯员 黎苑盈

  视频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文法学院提供

  【作者】 叶洁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코멘트
会员免费服务:时刻音乐 时刻云盘 时刻工具箱 时刻标签 GitHub加速 时刻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