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缠院士拍合影,就别拿“表达敬意”强词夺理了

Reacties · 96 Uitzichten

近日,我国解剖学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临床解剖学创始人钟世镇院士发布严正声明,指出去年在他百岁生日庆典期间,被冒充学生的杨炯等五人纠缠拍摄了大量的合影和视频,并扩散于他们的朋友圈和工作场所

  近日,我国解剖学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临床解剖学创始人钟世镇院士发布严正声明,指出去年在他百岁生日庆典期间,被冒充学生的杨炯等五人纠缠拍摄了大量的合影和视频,并扩散于他们的朋友圈和工作场所等公开场合,招摇撞骗企图给公众造成“师出名门、行业翘楚、学术权威”假象。声明称自己与杨炯不存在师生关系。

  百岁院士亲自为自己维权,这一幕着实让人心酸,这样蹭热度的行为也着实太恶劣了。合影的目的,其实就是拿院士的声誉为自己背书,从而实现“商业增值”。这种“傍名人”的行为,不仅侵犯了钟院士的个人权益,更玷污了学术尊严,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投机。

  随后也有媒体采访了当事人、广州温州商会发起人之一的杨炯,他称自己的行为是“对钟院士表示敬意,未拿相片牟利”,似乎这只是一次普通而纯粹的“追星”,没有任何不良目的。

  但这种说法却和声明提到的情形大相径庭,也过于可疑。比如声明中提到,他们入场“在遭到严正拒绝后又采取哄骗手段冒领了五套庆典服装和纪念品等”。可见杨炯等人本不在受邀之列,当事人却说合影“非常正常”,公众实在是看不懂“正常”在哪。

  而人们只要一捋时间线也能发现回应中的疑点。钟院士百岁生日的活动于一年前举办,事情当时就已经发生,是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钟院士一方发现了他们将“这些照片和视频置顶于朋友圈和执业场所”,并进行了长时间的维权拉锯,最终才有了院士本人的声明。如果只是偶发的一次“误解”,何至于一年后百岁院士还需要为此心心念念,颤颤巍巍地写下声明?

  钟院士百岁生日庆典,本应是同仁与学界共同致敬的温情瞬间,却被一些人利用成了自我包装的舞台,实在令人齿冷。他们打着“敬意”的幌子行“营销”之实,不仅消耗了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也败坏了学术共同体的风气。

  学术圈不应是名利场,但这种擅自利用知名人物为自己的商业利益背书的行为并不罕见。比如在2024年就有媒体报道,某电商平台的一些商家使用钟南山、李兰娟等院士的照片作为产品宣传图,宣称可治疗关节炎、皮肤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张文宏也曾公开发文,对有人用AI模仿自己带货表达气愤;今年院士张伯礼也公开打假,说“经常有人找我,说花好几万元吃我推荐的药却没有作用”,建议这些虚假养生科普亟须整顿,等等。

  表现形式有区别,本质都是在偷借权威光环,换取个人或商业的利益。这样的行为严重破坏了公众的信任秩序,如今信息传播极快, 一张合影、一段视频足以起到掩人耳目的效果。尤其是对求医心切的患者来说,这种欺诈更是以生命安全为代价的,会带来何种恶果实在令人后怕。

  因此,对这样的“蹭名人”行为不能再以“误会”云云轻描淡写,必须让造假者付出代价。除了钟院士声明中提到的法律途径,相关市场监管部门也不妨介入,对是否存在虚假宣传、冒用院士学生的行为进行彻查,从而让真正的敬意回归真诚,让科学家的名字不被利用、不被恶意消费。

  特约评论员 易之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Reac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