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庙子镇的暑期活动火了!孩子们笑声不断,家长们也乐在其中。镇上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妇联联手,搞了一场专为青少年设计的暑期大派对,公益课堂、亲子游戏、手工制作、读书分享、体育活动,样样精彩,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充实。
公益课堂上,家庭教育专家站上讲台,用大白话跟家长们聊怎么跟孩子好好沟通。他们没讲枯燥的大道理,而是拿生活里的例子开刀。比如,孩子不爱写作业,家长急得跳脚怎么办?专家教了几招,比如先冷静下来,跟孩子聊聊他为什么不想写,慢慢找出原因。这招让家长们听了直点头,觉得实用又接地气。
安全教育课更是抓眼球。志愿者们放了一段防溺水、防拐骗的视频,里面全是孩子们熟悉的场景。视频里有个小孩差点被陌生人用糖果骗走,志愿者停下来问:“这时候你会怎么办?”孩子们七嘴八舌讨论起来,有的说要跑开,有的说要告诉大人。志愿者又讲了几个真实案例,比如有孩子在河边玩差点出事,提醒大家暑假玩水得有大人看着。孩子们听得认真,安全意识悄无声息地扎进心里。
书法课上,孩子们个个握着毛笔,学得有模有样。老师手把手教怎么拿笔、怎么写横竖撇捺。有的孩子一开始写得歪歪扭扭,但练了几次后,字迹越来越工整。看着自己写的字,孩子们乐得合不拢嘴,连说“原来写毛笔字这么有意思!”他们不仅练了字,还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专注力也提升不少。
亲子互动环节,家长和孩子一起玩起了游戏。有一个游戏是两人三足,家长和孩子绑着腿一起跑,跌跌撞撞,笑声响成一片。游戏结束后,孩子们抢着分享自己的感受,一个小男孩说:“我跟爸爸配合得特别好,感觉他特别厉害!”家长们也感慨,平时忙工作,难得跟孩子这么亲近,感觉心都近了。这场面,温馨得让人想多看几眼。
手工课上,孩子们大显身手,做了漆扇和书签。他们拿着五颜六色的漆料,在扇子和书签上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有的画了小花小草,有的画了卡通人物,每个人都沉浸在创作里。志愿者在一旁指导,孩子们越画越起劲,个个觉得自己是小艺术家。完工后,他们拿着自己的作品,骄傲地展示给爸妈看,创意和动手能力蹭蹭上涨。
体育活动更是热闹非凡。羽毛球场上,孩子们挥着球拍,球在空中飞来飞去,跑得满头大汗也不停。跳绳比赛中,绳子甩得像风车,孩子们跳得又快又稳,围观的家长忍不住鼓掌。篮球场上,孩子们传球、投篮,配合得像模像样。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身体更强壮,还学会了怎么跟小伙伴协作,团队精神在汗水里悄悄生根。
这样的活动,不光让孩子们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也让整个镇子充满了活力。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更亲密了,社区的氛围也更和谐了。红庙子镇用行动证明,假期不只是玩手机看电视,还能玩出新花样,学到真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