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端着碗,夹了一筷子茄子肉末,眼圈突然红了。桌上摆着几道菜,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可他一口接一口,吃得像个孩子。婆婆笑呵呵地看着,说:“这都是你小时候爱吃的,城里可吃不到这味儿。”
茄子肉末,做法简单到不行。茄子切成长条,撒点盐腌一腌,挤干水,扔进热油锅里跟肉末一起炒。出锅前撒点小葱花,加点小米辣,香气扑鼻,连调味料都不用多放。婆婆说,这菜没啥花样,可小时候家里穷,茄子便宜,肉末就丁点儿,愣是能吃得满嘴香。老公吃着,像是回到了小时候,围着灶台等饭吃的日子。
干煎豆腐,做法更简单。豆腐切块,扔进油锅煎到两面金黄,加点水稍微焖一下,焦脆的皮变得软乎乎,出锅撒点葱花。婆婆说,这菜省油又省事,小时候家里连肉都舍不得买,这豆腐就是顶饱的“硬菜”。老公夹了一块,嚼得慢吞吞,像是舍不得咽下去。
盐水鸭掌,听着不起眼,吃起来却让人停不了嘴。鸭掌洗干净,焯水去腥,加姜片和料酒,扔进大锅盐水里煮。煮好后泡在盐水里,吃的时候捞出来,皮糯得像果冻,盐味儿透进骨头里,配碗白米饭绝了。婆婆说,以前家里穷,肉贵得吃不起,鸭掌几毛钱一斤,买回来做一顿,全家都能乐呵一天。
清炒生菜,城里人兴许觉得这菜老土。婆婆却说,农村人就爱这样吃。生菜切大块,热锅里翻炒几下,撒点盐就出锅,清清爽爽,保留了菜的原味。老公说,城里吃惯了生菜沙拉,蘸酱卷烤肉,可哪有这炒熟的生菜香。
婆婆家院子里,种满了丝瓜、辣椒和葫芦。地里刚摘的韭菜,洗干净切碎,拌上鸡蛋和虾仁,包成韭菜盒子。咬一口,外皮焦香,里头鲜嫩,纯天然的味道,吃得人心里暖乎乎。婆婆笑着说,这些菜不值钱,可都是自家地里长的,吃着放心。
老公吃着这些菜,话不多,可眼神里满是回忆。他说,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饭菜简单,可每次吃都觉得满足。现在城里啥好吃的都有,可总觉得少了点啥。婆婆做的这些菜,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底的记忆。
有人说,不管走多远,家里的饭菜总能把人拉回去。婆婆做的这些菜,茄子肉末、干煎豆腐、盐水鸭掌、清炒生菜,每一道都像在诉说一个故事。故事里没有大富大贵,只有平平淡淡的日子,可就是这份平淡,让人觉得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