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轴线老照片“活”了,北京烟火气有多浓?

Комментарии · 14 Просмотры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展览在钟鼓楼旁拉开帷幕!一幅幅老照片挂在红色丝线上,带你穿越百年时光,看到北京城从皇宫到胡同的变迁。走进观中·中轴线在地文化博物馆,历史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想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展览在钟鼓楼旁拉开帷幕!一幅幅老照片挂在红色丝线上,带你穿越百年时光,看到北京城从皇宫到胡同的变迁。走进观中·中轴线在地文化博物馆,历史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

  

  博物馆就在钟鼓楼北边200米,地方不大,却满是故事。这儿原本是座古建筑,叫宏恩观,如今改成了文化博物馆。展览现场最抓眼球的是“线卷中轴”,一张大大的北京中轴线地图垂下来,红色丝线连着地图上的地标和老照片,像是把历史串成了一条线。

  老照片里藏着北京的过去。最早的照片拍于1860年,定格了明清时的中轴线风貌。从紫禁城的威严到街头巷尾的热闹,每张照片都是一个时间点。展览分成几个板块,“时光中轴”按时间顺序摆出老照片,带你看北京城怎么一点点变成今天的样子。

  

  “烟火中轴”板块最有生活味儿。照片里是老北京的街巷,卖糖葫芦的小贩、拉黄包车的大叔、胡同里玩耍的孩子,全都活灵活现。红色丝线和光影效果让这些照片像悬在空中,站在窗边看,感觉自己也走进了当年的北京城。

  还有“焕新中轴”,展现了如今的中轴线风采。现代摄影作品里,高楼大厦和古老建筑交相辉映,展现了北京的传承和创新。一些照片来自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大赛,拍出了新北京的活力。

  

  展览不光是看照片,还有不少好玩的互动。在“立体映像”区,观众能通过3D看片器“钻进”老照片,像穿越到过去。“动映中轴”更神奇,照片里的人物会“动”起来,慢慢向你走来,特别逼真。还有“旅拍中轴”,用AI拍照机挑一张老照片,选黑白或彩色模板,拍一张自己的“穿越照”。

  现场还有东城区文联艺术家创作的剪纸和纸雕作品。这些作品曾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大会上亮相,精美得让人挪不开眼。它们把中轴线的建筑和故事剪成了艺术品,带着浓浓的文化味儿。

  

  这场展览由东城区文联和博物馆一起办,专门为中轴线申遗一周年献礼。7.8公里的中轴线,串起了北京的城门、宫殿、庙宇和街巷。百余张老照片来自各大史料馆和私人收藏,记录了从皇城仪式的庄严到胡同生活的日常,展现了北京的人文温度。

  开幕当天,专家们齐聚一堂,聊起了老照片里的中轴线故事。他们说,这些照片不只是建筑的记录,更是北京人生活的缩影。从清朝的市井小摊到民国的胡同生活,再到如今的现代化街景,照片里的北京一直在变,但那份烟火气始终没丢。

  展览还有个“中轴老照片主题空间”,就在东配殿,开幕当天就向公众开放了。想去看看的,可以通过博物馆的微信公众号或小程序预约。展览从7月18日开到8月18日,每天上午10:30到晚上7:00,免费入场。

  

  展览让人忍不住想,北京的未来会是什么样?中轴线还会带给我们多少惊喜?这些老照片像在跟我们聊天,聊过去,也聊现在。你看了展览,会不会也想去中轴线走一走,找找属于自己的北京记忆?

Комментари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