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老电厂焕新迎客 变身文旅新地标

Yorumlar · 17 Görüntüler

闲置老电厂如何重获新生,变身文旅新地标?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如何在后工业时代寻找新的叙事?近期,刚开街不久的安徽淮北老电厂1969文化街区人气爆棚,昔日工业记忆摇身一变,成为活力四射的文旅新地标——

    闲置老电厂如何重获新生,变身文旅新地标?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如何在后工业时代寻找新的叙事?近期,刚开街不久的安徽淮北老电厂1969文化街区人气爆棚,昔日工业记忆摇身一变,成为活力四射的文旅新地标——淮北工业博物馆里,老发电机在展柜中承载着历史,老照片无声诉说;一墙之隔的夔牛天街,10米高的机械夔牛“雷雷”发出嘶吼,关节转动掀起热浪。

    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淮北市盘活闲置工业资源,将工业遗产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老电厂换上新装,8号机组厂房变身影音环绕的工业剧场,12米高的旧输煤廊道变身空中观景步道,冷却塔壳体化身全息演艺空间,历史建筑与现代科技奇妙碰撞。一场通过盘活闲置工业资源、以在地文化赋能新消费的创新实践,在“工业锈带”上生动上演。

    淮北工业博物馆的3000余件展品在数字技术加持下,让尘封的工业历史变得可触可感。一层围炉光影剧场仿佛声光电的奇幻世界,二层展厅内泛黄的照片诉说着这座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城市的过往,三层的酒与纺主题展区揭示了淮北工业的多元探索与绿色转型,四层科普馆内的“一度电的旅程”互动装置,让电力知识变得鲜活。

    “这顶安全帽和我当年戴的一模一样。”老工人王伟站在复原场景前,指尖抚过斑驳的矿灯,还有几位白发参观者久久伫立。工业遗产保护的核心是记忆传承,淮北工业博物馆通过新旧对话,让工业记忆有了落脚点。

    转身踏入夔牛天街,工业能量在此喷薄而出。机械夔牛“雷雷”取自《山海经》中声如雷霆的神兽夔牛,秀场开始,水雾弥漫,“雷雷”双眼射出光束,伴随雷鸣般的嘶吼,钢铁关节灵活运转,声光特效撼动全场。

    “改造不是简单修复,而是让工业记忆在新时代土壤里重新发芽。”夔牛天街项目相关负责人周英强说。这一静一动绝非简单拼贴。博物馆的在地文化挖掘,为夔牛天街的奇幻体验注入灵魂;天街的潮流魅力,让尘封的历史找到年轻知音。

    “这些老厂房不是包袱,而是转型的财富,是记得住历史、留得住乡愁、带得动消费的城市名片。”淮北市委书记汪华东说。

    夔牛天街项目开业即引爆消费,日均五千游客涌入,赛博朋克风铁画摆件、夔牛文创成爆款。由此产生的消费带效果清晰可见:街区560个车位供不应求,周边商业体出租率提升15%,还有不少原电厂职工子弟来此就业。

    今年一季度,夔牛天街项目所在地淮北相山的游客量同比增长24%,工业文旅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淮北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陈文靖说:“夔牛天街填补了当地文商旅综合体的空白,与啤酒厂文化街区、隋唐运河古镇形成的文旅集群,正推动淮北文旅深入融合。”(本报记者 孔令晖)

  来源:中国文化报

Yorum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