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撬动教育整体变革

Comments · 23 Views

韩星摄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王世锋通讯员周昊东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公布2025年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应用典型案例评选结果,评选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本科高校(含成人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和中小学校(含中

  本文转自:青岛日报

  数字化赋能,撬动教育整体变革

  青岛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段学校申报的33项成果获评省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应用典型案例

  ■青岛高新职业学校的学生使用人工智能设备设计服装。

    韩 星 摄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通讯员  周昊东

    日前,山东省教育厅公布2025年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应用典型案例评选结果,评选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本科高校(含成人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和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典型案例共257项。青岛共有33项案例获评为“典型”,主要涉及教育管理、智慧课堂、教育评价等各方面,涵盖大中小学各学段,从不同角度展现了青岛教育数字化发展成果。

    数字化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优质均衡

    此次评选出的257项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应用典型案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项目有24项、本科高校(含成人高校)项目有56项、高等职业院校项目有55项、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项目有122项。其中,青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项目3项、本科高校(含成人高校)项目11项、高等职业院校项目6项、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幼儿园)项目13项。

    青岛历来重视教育数字化发展,此次获评“典型”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涵盖各个领域,体现了青岛在教育数字化方面的成效。在市级层面,青岛以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为依托,深度融合青岛教育e平台特色应用服务,在全市基础教育领域开展长效化应用实践。青岛教育e平台作为本地教育数字化核心枢纽,创新性构建“双平台协同”模式,贯通部、省、市、区(市)、校五级教育系统,整合79款业务系统,汇聚上亿条教育数据,形成独具特色的教育数字化生态。该平台同时对接国家平台优质课程,融合本地海洋教育、人工智能等特色资源,打造“基础+特色”资源库,支持教师智能组课,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构建师生画像、教学质量监测等数据系统,实现教育决策科学化与管理精准化,推动基础教育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优质均衡。

    青岛西海岸新区教体局申报的《数智赋能区域发展“一核五驱三靶育”西海岸模式》、崂山区教体局申报的《AI赋能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获评为“典型”。西海岸新区建立了“一核五驱三靶育”推进体系,强化环境优化驱动、研究指导驱动、试点引领驱动、素养培育驱动、成果展评驱动等,全区建成约4900个智慧教室;成立“智慧教育指导中心”,组建了36人“大数据分析中心组”,已经构建起语文、数学、英语等6个学科智慧教学模式与学科大数据分析方法。该区还开发了“全育人”数据分析、学生学习力数据分析、课堂教学数据分析等6个数据分析模型,全面实现对学生的精准学习分析,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化学习方案。

    崂山区聚焦教育优质均衡与数字化转型需求,形成“智能基座—人智协同—生态重构”的系统化改革路径。该区建成区域联通的智能教育专网,集成“资源—教学—测评”全链条功能。平台可通过知识图谱技术将单元内容与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联,初步实现了靶向作业的自主推送与错题的归因分析,为后续精准化教学奠定数据基础。该区组建“学科专家+首席信息官”团队,开发差异化知识图谱工具,构建了数字化“山海”校本课程体系。

    一校一案数字化赋能教与学

    数字技术赋能各行各业,数字化也在推动着教育方方面面的升级与变革。此次,青岛获评“典型”的学校也在数字化赋能校园管理、课堂教学、学生评价等方面做了诸多有益实践。

    西海岸新区第一实验小学作为青岛市数智领航学校,借助智慧课堂系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课前推送预习任务,实现学情智诊断。通过学生作答分析,全面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和知识疑惑点,针对性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课中借助互动游戏,通过抢答、举手、小组PK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借助学伴机推送当堂练习,作答后即时数据反馈,教师实时掌握学情,及时予以精准点拨和查漏补缺。课后绘制个性档案,根据学生历史学习轨迹和当前学习状况,针对性推送微课视频和练习题,实现“一对一”个性指导。

    青岛商务学校深耕“数智育人”理念,聚焦电商物流产业发展需求,通过构建“数智驱动、跨专业协同、全流程实战”的育人体系,打破电商、物流、国际商务专业壁垒,通过技能培训、双线运营、数据反哺、创业孵化等实战机制,实现日均处理真实订单50单、物流时效提升40%,掌握跨岗位技能的学生达到90%,形成“教学—实训—生产—创业”闭环,实现了教学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提供可复制范式,推动学校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转型。

    社交沟通是孤独症儿童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青岛市晨星实验学校将智能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孤独症儿童教育领域。在相关教学时,该校引入智能脑机接口设备协同专业教学系统。该设备基于应用行为分析的强化学习原理,在不施加外部电磁刺激的前提下,通过视听实时反馈引导儿童自主调节与社交功能相关的大脑活动,并结合教学系统资源形成闭环训练。经过系统教学,试点学生的脑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此外,驻青高校在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也形成了经验和做法。如青岛农业大学开展全域数据治理能力提升的研究实践,打造全域数据中台共享底座,促进系统互联互通、强化数据共享应用,支撑了多部门业务工作。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