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很聪明,但就是不爱学?根源可能在这里

Komentari · 22 Pogledi

"我家孩子挺聪明的,但就是懒。必须死死盯着,才愿意学习。不盯着就不做作业,经常耗到晚上十一二点。盯得紧成绩就往上

  "我家孩子挺聪明的,但就是懒。必须死死盯着,才愿意学习。不盯着就不做作业,经常耗到晚上十一二点。

  盯得紧成绩就往上走,一放松成绩就下降。他班主任都说孩子很聪明就是心思不在学习上。”

  很多「过来人」都表示,孩子脑子好使,就坏在了不爱学。一年级新生家长,千万要避开这个雷区。

  你有没有想过,除个别天才儿童之外,其实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都没有明显差距。

  那些“聪明”却又“不爱学”的孩子,他们的问题根源可能是一个名为「感统失调」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从普通孩子&感统失调孩子,在学习上最明显的7大表现差异,进行逐个解析?

  新生家长可以对照自家孩子的学习表现,看孩子是否有疑似感统失调的表现。

  01

  ●感统失调:好动坐不住、容易分心

  ●普通孩子:能保持适当的专注和身体稳定。

  真相:

  影响儿童专注力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前庭发育不良,前庭系统如同大脑的“门槛过滤器”,当它无法有效过滤掉环境中不重要的信息,导致大脑被无关信息淹没,从而分心、好动、坐不住。

  同时,触觉敏感的孩子会过度关注衣服标签、桌椅的触感等细微刺激,无法集中精力听课。

  此外,核心肌肉力量不足也会让孩子难以长时间维持坐姿,需要通过频繁变换姿势来缓解疲劳,外在表现就是小动作多。

  02

  ●感统失调:读书写字错行漏字,偏旁颠倒

  ●普通孩子:手眼协调能力强,视觉追踪和空间感佳

  他们阅读时能够顺畅地逐行浏览,很少跳行或漏字;书写时字体结构工整,笔画顺序正确,能轻松地将看到的文字信息准确地复制下来。

  真相:

  视觉追踪能力差,导致眼球无法平滑、准确地跟随文字移动;

  视觉分辨能力弱,难以区分相似的汉字或字母(如“b”和“d”);

  视觉空间关系处理不佳,无法准确判断笔画、部首的方向和位置,导致字体结构散乱、镜像书写或写字出格。

  这些能力是阅读和书写的基础,一旦薄弱,学习就会非常吃力。

  03

  ●感统失调:学不会记不住,常忘作业

  ●普通孩子:听觉记忆和信息处理能力强。

  他们能够有效地吸收并记住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和口头指令(如布置的作业),并有能力将这些信息从学校带回家,不容易出现“左耳进右耳出”的情况。

  真相:

  这核心是听觉处理能力和工作记忆的问题。

  感统失调的孩子,特别是存在听觉处理障碍的,可能无法快速准确地处理老师一连串的语音信息。

  信息在他们听起来可能是模糊、失真或片段化的,自然难以理解和记忆。并非故意遗忘。

  04

  ●感统失调:写字特别慢,要频繁看书才能写正确

  ●普通孩子:他们书写流畅,不需要耗费过多的精力去回忆每一个字的笔画。

  真相:

  书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它需要手部小肌肉、手眼协调、视觉记忆和本体觉的完美配合。

  05

  ●感统失调:写作业拖拖拉拉,用时很长

  ●普通孩子:他们能够合理地规划时间,并主动、专注地完成学习任务。

  真相:

  拖拉背后往往是执行功能障碍和畏难情绪。

  由于上述的注意力、书写、记忆等各种困难,学习任务对他们而言是一项极其耗费心力的“苦差事”。

  大脑会本能地逃避这种高耗能且带来挫败感的活动。同时,他们可能缺乏规划步骤、管理时间的能力,不知从何开始,最终表现为严重的拖延。

  06

  ●感统失调:马虎粗心大意,明明会的题也会出错

  ●普通孩子:细节观察力和自我检查能力好

  真相:

  “粗心”往往是视觉和注意力问题的表象。

  他们可能因为视觉分辨能力弱,看错符号、抄错数字;或因注意力持续时间短、分配不当,在考试后半段出现大量错误。

  这并非不会,而是大脑在信息处理细节的“高速公路”上出现了卡顿,无法持续保持精确性。

  07

  ●感统失调:不能理解老师讲的内容,逻辑思维很差

  ●普通孩子:信息整合与逻辑推理能力强

  真相:

  如果孩子的大脑还在疲于处理“坐稳”、“看准”、“听清”这些基础感觉信息,就没有足够的认知资源去进行复杂的理解、分析和推理。

  他们听到的是碎片化的词语,而非连贯的语义,自然难以把握知识的逻辑脉络。

  感统失调的本质是大脑无法高效地组织和处理感觉信息,从而导致一系列看似是“态度问题”实则是“能力问题”的学习表现。

  理解其背后的专业原因,我们就知道如何帮助那些“聪明”却又“不爱学”的孩子——给孩子进行感统训练,把学习能力提升上来。

  一年级新生的家长要重视这个问题,3-6岁是感统训练黄金期,不要让“聪明”却又“不爱学”,耽误孩子。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学习上出现以上表现,又不确定孩子是不是感统失调,可以先带孩子来找叶子老师做下感统测评,看看他感统能力如何,通过一次全面的评估找准孩子的强项和弱势。

   - END -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

Koment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