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体中,有一个你最熟悉的“陌生人”——胰腺。近几十年来,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导致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胰腺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其5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由于胰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许多患者被确诊时已是晚期。及早关注胰腺癌,做好防治工作,你必须警惕。
1、胰腺在哪里?
通过肚脐分别画一条水平线与垂直线,将腹部分为四个区,即右上腹、右下腹、左上腹和左下腹。胰腺大部分位于左上腹,部分位于右上腹;胰腺下缘在腹前壁体表投影位于脐上约5厘米处,上缘位于脐上约10厘米处。
胰腺大部分位于胃的后方,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胰腺是胃的垫子(软的肉垫),用于缓冲饱餐后胀大的胃。胰腺后方是脊柱。
2、胰腺有什么功能?
胰腺主要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大功能:作为人体内第二大消化腺,胰腺的消化酶(胰酶)参与大约70%-75%的消化,主要消化蛋白、淀粉和脂肪。作为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胰腺的主要作用是将血液中的葡萄糖维持在适当水平,靠胰腺的内分泌激素来调节。
3、哪些人容易得胰腺癌?
向心性肥胖,新发糖尿病,长期吸烟、酗酒,反复发作胰腺炎,红肉/加工肉类、人造奶油、高糖、高脂以及油炸食品等不健康饮食,缺乏体育锻炼,以及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和重金属等的人容易得胰腺癌。
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特别是从年轻时开始,是一个有效的一级预防策略,可以减少胰腺癌的发生。
4、胰腺癌会不会遗传?
5%-10%的胰腺癌是由遗传因素引起的。有胰腺癌家族史的人是胰腺癌的高危人群。一级亲属中有1个胰腺癌患者,亲属患胰腺癌的风险增加4.6倍,有2个胰腺癌患者,患胰腺癌的风险增加6.4倍。家族中如果有早发胰腺癌(<50岁)患者,发病年龄越小,亲属患胰腺癌的风险越高。
当家族中有急、慢胰腺炎、黑色素瘤,以及结直肠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患者,或者自身就患有以上疾病时,其患胰腺癌的风险明显升高。
5、胰腺癌与糖尿病的关系?
胰腺癌与糖尿病互为因果、关系紧密: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风险升高,约1%年龄在50岁以下的糖尿病患者将在3年内被诊断为胰腺癌。
糖尿病和胰腺癌之间的联系强度随着糖尿病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被诊断为糖尿病不到一年(新发糖尿病)的患者发生胰腺癌的相对风险是5.4倍,而长期糖尿病患者发生胰腺癌的相对风险是1.5倍。胰腺癌患者 往往伴有胰腺萎缩、胰岛减少,进而出现胰岛素分泌不足,同时胰腺癌患者可伴有胰岛素抵抗,这都将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另外要注意,胰腺癌与低血糖也有关。低血糖的常见表现为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凉、饥饿、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长期反复发作低血糖常有中枢神经系统的表现,如意识模糊、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一种少见的胰腺恶性肿瘤)可能产生大量胰岛素,大量胰岛素入血后可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发作。这种低血糖发作往往无常见的诱因(饥饿、禁食等),且无明显规律。
6、胰腺癌与胰腺炎的关系?
胰腺癌与胰腺炎常常相伴而生、相互促进:
急性胰腺炎导致胰腺组织水肿、渗出,甚至出血坏死;慢性胰腺炎导致胰腺组织纤维化、钙化,胰管结石,胰管狭窄、扩张;有急、慢性胰腺炎病史的患者患胰腺癌的风险增加约7.2倍。
胰腺癌容易导致胰管梗阻,胰腺分泌的消化酶不能经胰管顺利排入十二指肠,进而出现阻塞性胰腺炎。
7、哪些症状需高度警惕胰腺癌?
(1)久治不愈的“胃痛”,腰酸、腰背痛:临床上很多胰腺癌患者,尤其是胰体尾部的胰腺癌(胰体尾位于胃后方),首发的临床症状是“胃痛”,腰酸、腰背痛,大部分患者按胃病治疗,因“久治不愈”后做进一步检查才发现是胰腺癌。
(2)黄疸:黄疸可表现为小便黄、全身皮肤或巩膜(眼白)发黄。排除溶血、肝炎等常见黄疸原因后,尤其是黄疸逐渐加重,且不伴有腹痛、发热等其他症状时(无痛性黄疸),必须去医院检查明确是否为胰腺癌导致的梗阻性黄疸。
(3)近期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糖尿病典型症状,以及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发凉、饥饿、头晕、乏力等低血糖症状。
(4)脂肪泻:俗称油花样腹泻,典型的脂肪泻颜色淡、量多,表面可见油脂或泡沫,同时伴有恶臭,成形大便少、且常漂浮于水面。胰腺癌可影响胰腺外分泌功能,影响脂肪的消化吸收,进而出现脂肪泻。
(5)全身瘙痒:久治不愈的全身瘙痒,尤其是伴有肝功能异常(转氨酶或胆红素升高)时,必须去医院检查明确是否为胰腺癌引起的胆管梗阻所致。
8、哪些体检结果需高度警惕胰腺癌?
(1)CA19-9明显升高:CA19-9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于胰腺癌筛查、诊断和疗效监测的生物标志物。CA19-9水平可能在患者诊断胰腺癌的前2年内升高。若体检发现CA19-9明显升高(正常参考值三倍以上),需高度警惕胰腺癌。
(2)50岁以上突然发现糖尿病: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糖代谢障碍可引起血糖升高。目前引起血糖升高的疾病主要有胰岛功能障碍或胰岛素抵抗。50岁以后体检发现糖尿病,必须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明确是否有胰腺癌。
(3)胰管扩张:正常胰管直径小于2毫米,胰腺癌可引起胰管梗阻或狭窄进而导致上游胰管扩张。
(4)胰腺钙化/胰管结石:部分胰腺肿瘤,如囊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神经内分泌肿瘤等,可伴有胰腺钙化或胰管结石。
9、如何准确检查胰腺?
(1)增强CT:高质量的多排螺旋增强CT是胰腺癌的首选检查方法,它可获得亚毫米级的增强图像,可以较清楚的区分胰腺病变和周围的正常胰腺。
(2)增强核磁共振(MRI):当胰腺增强CT不能较好显示疑似的胰腺肿瘤,或者对胰腺/肝脏病变的性质难以确定时,胰腺增强MRI是最常用的检查。对碘造影剂严重过敏的病人,由于不能做增强CT,此时胰腺增强MRI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3)超声内镜(EUS):超声内镜可在胃或十二指肠腔内紧贴胰腺做超声,对发现常规影像学检查难以探测的小的胰腺病变有一定的优势,可以作为胰腺增强CT的补充。
由于EUS引导的细针穿刺活检(FNA)比CT引导的FNA具有更好的诊断率、安全性和潜在的较低的腹膜种植风险,在胰腺占位需要穿刺活检病理以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做EUS-FNA。
另外,由于能够抽出囊液进行分析,EUS在胰腺囊性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10、临床上如何治疗胰腺癌?
在临床上将胰腺癌分为可切除、交界可切除、局部进展和远处转移。可切除患者中,如果伴有CA19-9明显升高、原发肿瘤较大、较大的区域淋巴结、体重明显下降、严重的疼痛等高危特征,则为高危可切除。
无高危特征的可切除患者在无手术禁忌时建议尽快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是目前胰腺癌患者获得长期存活的唯一方法。高危可切除、交界可切除、局部进展和远处转移都建议行系统治疗(化疗、放疗、放化疗、介入治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在适当系统治疗的基础上,对合并胆道梗阻、消化道梗阻、严重腹痛、营养不良等的晚期胰腺癌患者,一般采取姑息性短路手术、放置胆管或肠道支架、止痛、营养治疗等积极的处理措施,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原价:¥52.00 券后价:¥50 S: 0w
原价:¥48.00 券后价:¥46 S: 0w
原价:¥58.00 券后价:¥56 S: 0w
原价:¥52.00 券后价:¥50 S: 0w
原价:¥110.00 券后价:¥105 S: 0w
原价:¥89.00 券后价:¥86 S: 0w
原价:¥48.00 券后价:¥46 S: 0w
原价:¥46.00 券后价:¥44 S: 0w
原价:¥76.00 券后价:¥73 S: 0w
原价:¥52.00 券后价:¥50 S: 0w
原价:¥62.00 券后价:¥59 S: 0w
原价:¥48.00 券后价:¥46 S: 0w
原价:¥52.00 券后价:¥50 S: 0w
原价:¥368.00 券后价:¥365 S: 0w
原价:¥46.00 券后价:¥44 S: 0w
原价:¥42.00 券后价:¥40 S: 0w
原价:¥198.0 券后价:¥178.0 S: 0.01w
原价:¥269.0 券后价:¥239.0 S: 0.08w
原价:¥64.0 券后价:¥54.0 S: 0.2w
原价:¥109.0 券后价:¥99.0 S: 0.07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