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评|让错过末班车的孩子,不再害怕

Kommentare · 23 Ansichten

记者 王雨萌  开学第一天,放学晚高峰,天色渐暗,一名初一新生错过了末班公交车,不知所措。匆忙的路人可能没有注意到一个紧张的孩子,一辆公交车却悄悄为他停了下来,将车门打开……  这是9月1日傍晚,

    记者 王雨萌

    开学第一天,放学晚高峰,天色渐暗,一名初一新生错过了末班公交车,不知所措。匆忙的路人可能没有注意到一个紧张的孩子,一辆公交车却悄悄为他停了下来,将车门打开……

    这是9月1日傍晚,发生在淄博高新区解庄公交站的一幕。男孩在站台旁神色焦虑、来回踱步,正在执行助学专线任务的淄博公交客运分公司车长隽强凭借职业敏感,判断其可能遇到困难,随即安全靠边停车、主动开门询问。他将孩子带回场站,再联系家长,赶来的家长见到孩子平安无恙,连连致谢。

    看着最后一班车离开,不知道怎么办的慌张无措,每个经历过的孩子都还记得,每个有孩子的家长也都能共情。那天傍晚,这位司机师傅可能晚了几分钟到站,却没有让孩子再次“错过”,他送回的,是一个家庭的安心。

    这事说大不大,就是司机师傅多管了个“闲事”,可这“闲事”里藏着城市最真实的温度。他原本可以按照规定,安全运行、准点到站就行,但他看见了站台上那个慌张的孩子,停了下来。他的细心和担当,让人心生敬意,倍感踏实。

    看似微小的善举,恰恰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的最精准刻度。近年来淄博公交持续推广“温情公交”标准化应急处置流程,要求驾驶员在遇到老人、儿童、学生等特殊群体需要帮助时,主动介入、规范处置、全程跟踪。他们没有把自己仅仅当成城市的公共服务者,还要做城市的路边“守护者”。

    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除了公园场馆和适儿化设施等硬件,还需要柔性关怀和主动守护这样的软件,正如在孩子遇到难处时,有人多问一句、多帮一把。如果社会有一张“隐形守护网”,城市的每一位成人——无论是公交司机、警察、保安、快递员还是普通路人,都可以成为这张网的一个节点。大家主动关注周围的需要,对陌生人的困境伸出援手,就可以共同编织起人人付出也人人享有的一张“放心”网。

    城市的温度从来不是靠高楼大厦堆出来的,而是看它能不能护住最弱小的人。对家长来说,孩子放学能平安到家,为生活奔波的劳苦都不算什么;对孩子来说,在害怕无助的时候有人能来到他们身边,比游乐场的高级重要;对城市来说,这样一件小事能打动你我、化身行动,比什么口号标语都管用。

  【来源:鲁中网】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