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依赖AI会重塑大脑,导致认知能力下降

टिप्पणियाँ · 22 विचारों

频繁依赖AI写作,正在悄悄“重塑”大脑

  

  MIT研究发现,过度依赖AI写作会削弱记忆与专注,让人逐渐失去思考力与创作感。

  麻省理工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为人工智能使用者敲响了警钟。这份名为《你的大脑与ChatGPT:使用AI写作时认知负债的累积》的研究指出,当学生反复依赖ChatGPT来写论文时,他们的大脑会出现可被脑电图测量的长期损伤。记忆力衰退、神经连接减弱、对自己写作的归属感逐渐消失……这些症状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真实发生在参与实验的学生身上。AI生成的文章分数不低,但背后的人脑正在慢慢“离线”。

  研究者发现,大型语言模型并不是单纯的写作工具,它们实际上正在训练大脑逐渐退出运转。当AI代笔越多,大脑越习惯“放手”。

  脑电图的扫描结果非常直观:完全依靠自己写作的人,神经连接最为强健;使用搜索引擎辅助的人,表现居中;而依赖ChatGPT或Grok的人,脑部的多条频段——从α波到β波再到δ波、θ波——都显著减弱。在实验的第四轮,当这些学生被要求放下AI独立写作时,他们的注意力和视觉处理网络表现得尤为低迷。

  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几乎记不住自己刚写过的东西。83.3%的AI用户在访谈中无法复述出文章中的哪怕一句话,而近九成“人脑组”和“搜索组”则能准确复述。换句话说,AI让他们的写作像是外包给机器的流水账,和自我记忆彻底脱节。

  不仅如此,当AI用户被问到“你觉得这篇文章是你写的吗”时,很多人回答“算我一半吧”或者“七成是我”。甚至有人干脆说“完全不是我的”。相比之下,那些独立写作的学生几乎都坚定地认同“这是我的作品”。

  更糟的是,AI留下的负面效应不是停用就能立刻消除。在实验的第四轮里,从AI依赖切换到独立写作的学生,依旧无法恢复到最初的脑部活动模式。他们的大脑像被按下了慢速键,神经活跃度长期低于基线。

  相比之下,使用搜索引擎的学生表现得更健康。他们保持了较强的执行功能和记忆力,在视觉处理和认知努力上,大脑的激活程度明显高于AI用户。

  研究人员称这种现象为“认知卸载”——大脑为了追求效率,干脆把综合和记忆的任务交给AI。短期内,AI写作或许能拿到不错的分数,但文章缺乏多样的结构和深度,显得简短僵硬,难以体现真正的思维过程。随着时间推移,这些学生的投入度、写作表现和主观满意度都在下降。

  MIT的研究给出一个令人不安的前景:如果越来越多的人类在复杂任务中倚赖AI,我们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或许正走向整体衰退。

  因此,研究人员的忠告简单却尖锐:即便你习惯了用AI,也一定要定期让自己独立思考和创作,让大脑重新开机。否则,机器不仅会代替我们的工作,还会一步步接管我们的心智。

 

   本文译自 Public Health Policy,由 BALI 编辑发布。

टिप्पणि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