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就业服务送到“宿舍楼下”

Kommentare · 17 Ansichten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记者李晖文/摄高校毕业生就业驿站共建工作推进会召开。新学期伊始,福州高校学子惊喜地发现,求职就业变得触手可及。昨日下午,在福州大学城文化艺术中心召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驿站共建工作

  本文转自:福州晚报

  把就业服务送到“宿舍楼下”

  市人社局携手驻榕高校共建就业驿站,让毕业生求职“出门即达”

  记者 李晖 文/摄

    

    高校毕业生就业驿站共建工作推进会召开。

    新学期伊始,福州高校学子惊喜地发现,求职就业变得触手可及。

    昨日下午,在福州大学城文化艺术中心召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驿站共建工作推进会上,市人社局、24所驻榕高校和运营企业达成共识:以更深度的校地协同、更精准的服务供给,打造毕业生“出门即达”的暖心服务,全面护航毕业生求职创业之路。

    共谋新篇:整合资源共享信息

    “众人种树树成林,大家栽花花才香。”推进会召开前,驻榕高校代表在交流时道出了共建就业驿站的核心理念。

    就业驿站并非简单的物理空间,该项目自去年由市人社局启动以来,已然成为整合政策、岗位、培训、指导等一系列服务资源的枢纽站,其不仅是落实国家公共就业能力提升示范项目的重要载体,更是福州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关键举措。

    “驿站虽小,却承载着服务大民生、深化大合作的大文章。”市人社局副局长徐文磊在讲话中回顾了驿站从无到有的建设历程,充分肯定了各方前期付出的努力,并进一步强调:“必须凝聚‘一盘棋’合力,健全常态化沟通,在信息共享、活动共办、难题共解中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

    作为运营单位,福建省国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执行团队负责人在会上详细介绍了驿站运营方案。“我们将依托省国资系统资源优势和人资集团赋能,打造优质的‘国资系’教育服务品牌。”

    驿站蓝图:六大模块精准发力

    就业驿站提供的服务涵盖政策宣传、招聘对接、求职服务、创业指导、困难帮扶、就业质量报告等六大板块,致力于成为政策的“翻译官”、资源的“链接器”、就业的“护航者”。

    政策宣传板块,以现场咨询、工作坊、沙龙、视频号等多形态、多渠道,把政策“讲得明、听得懂、用得上”;招聘对接板块,依托福建人资集团的国央企招聘资源,为各校定制线下线上招聘、实习见习、研学等就业对接活动;求职服务板块,配备AI就业一体机和服务热线,提供从简历优化、模拟面试到职业规划的“一站式”智能化辅导;创业指导板块,构建从培训、咨询到项目落地全链条支持,每年至少开展4场创业培训及1次创业大赛或展示;困难帮扶板块,建立专项服务台账,“一人一策”协助申领补贴、推荐岗位,对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开展持续跟踪帮扶;就业质量报告板块,协助高校进行就业数据统计分析与报告编制,为学校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推进会现场,各高校代表结合自身情况,围绕上述板块填写驿站需求反馈表,优化驿站运营的路径。“六大服务板块不是‘一刀切’,而是量体裁衣。”运营方负责人介绍,“各校可根据实际需求在就业、创业、讲座、研学等服务中灵活组合、置换,实现‘一校一策’,使驿站服务更加有的放矢。”

    高校反响:高度认同深度期待

    校地企三方热烈讨论持续整个下午,高校代表们踊跃发言,表达了对就业驿站共建的高度认同与深度期待。

    “就业工作是育人工程的‘最后一公里’,驿站把它延伸到了‘家门口’。”来自福建理工大学学生工作部副部长范洁表示,“尤其是AI一体机和训练营等服务,直击学生求职能力短板,非常实用。”

    福州理工学院就业中心主任林洪指出:“以往企业进校开展线下招聘,我们都要提前一段时间准备场地、组织学生。现在驿站提供了常态化的招聘服务,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闽江学院此前已依托驿站推出“就业集市”活动,以“小而精、专而优”的“微招聘”模式,取得良好反响。闽江学院就业中心主任施孔芳表示:“驿站不仅是一个服务站点,更是一个信息交汇、资源融合的枢纽。它帮助我们更精准地把握学生需求,也让人社部门的政策、企业的岗位更直接、更高效地触达学生。”

    许多高校代表都对就业困难帮扶机制表示赞赏。“一些家庭困难、就业能力薄弱的学生尤其需要一对一帮助。驿站提出建立帮扶台账、开展专项沟通,这正是高校就业工作希望的补充和延伸。”

    展望未来:护航青春逐梦之路

    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就业驿站建设即将进入快车道。

    9月上旬,各高校将启动“驿站运营官”招募计划,每个驿站招募3至5名学生工作人员,经过培训后成为连接驿站与学生的桥梁。他们不仅负责驿站的日常运营,还将获得职业能力评估和就业帮扶。

    与此同时,福州市求职能力训练营也将走进高校,为毕业生提供7天56课时的强化训练。各高校现正在积极组织学生报名,让更多学子在“宿舍楼下”就能获得专业的求职指导。

    市人社局副局长徐文磊在会上就驿站今后的建设提出三点希望:强化协同、聚焦需求、凝练特色。“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驿站是温暖的港湾。要让驿站真正成为学生‘用得着、信得过、靠得住’的就业载体。”

    “就业驿站,是服务的前哨,也是希望的起点;是政策的落脚地,也是梦想的发射台。它不大,却装着每一位毕业生的未来;它起步不久,却已凝聚起整座城市的温度与力量。”一些受访的高校代表指出,在这场奔赴中,福州正以最大的诚意与最快的行动,把就业工作做到毕业生“家门口”,护航青春逐梦路,静待花开绽芳华。

(全文共2059字)
Komment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