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加速迈向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Mga komento · 26 Mga view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图为赛力斯超级工厂生产车间。赛力斯集团供图在重庆市的汽车产业版图上,一幅由创新与变革绘制的画卷徐徐展开。按照“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共建生态”的发展思路,重庆全力打造世界级智能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图为赛力斯超级工厂生产车间。

    赛力斯集团供图

     在重庆市的汽车产业版图上,一幅由创新与变革绘制的画卷徐徐展开。按照“整零协同、软硬结合、共建生态”的发展思路,重庆全力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走进沙坪坝区青凤科创城,拓普汽车底盘系统(重庆)有限公司的底盘车间内机器轰鸣。在这里,一体化压铸成型核心技术让铝后副车架减重30%以上,不仅降低了能耗,还延长了动力电池寿命。作为赛力斯汽车的重要配套企业,拓普凭借技术优势,收获了源源不断的订单。不远处的赛力斯汽车凤凰智慧工厂,更是智能化的典范。关键工序实现100%自动化,24小时在线监测,“光伏+造车”零碳工厂示范项目每年发电1584万千瓦时,减排二氧化碳13284吨,展示着绿色与智能融合的魅力。

    在九龙坡区铜陶北路,博世氢动力系统(重庆)有限公司的银灰色厂房格外醒目。厂区里,技术人员对氢动力模块进行调试。“正在测试的这款300千瓦氢动力模块将下线并实现规模化运营,新疆哈密载重49吨的重卡搭载它可以翻越天山。”公司研发部项目经理杨洋介绍,与一般燃料电池相比,氢燃料电池充能更快,在高海拔、低温等环境中可以保持较好的性能,载重49吨的重卡,只需充能10多分钟,就能实现600多公里续航。博世已推出多款智能可靠的氢燃料电池系统、重型电驱桥以及储氢系统关键零部件,为商用车市场提供了灵活的氢动力系统解决方案。其自主研发的氢动力模块,可适配4.5吨至49吨的冷链物流车、环卫车及干线重卡,并在18个省份开展示范运营。

    重庆形成了以长安汽车、赛力斯汽车为龙头,10多家整车企业协同发展的整车体系。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三大系统、十二大总成、56个部件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2024年,重庆市汽车产量达254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5万辆。弗迪刀片电池、青山工业多合一电驱等零部件产品技术和产销规模均位居全国前列。今年1—7月,重庆市新能源汽车产量持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共建生态是重庆发展汽车产业的又一举措。重庆加快建设“便捷超充之城”,实现所有乡镇、街道超快充设施全覆盖。完善物流、金融、检验检测等服务体系,实施“渝车出海”行动,让“重庆造”汽车驶向164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积极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模式,建成349个汽车行业数字化车间、52个智能工厂。

    重庆凭借创新驱动、协同发展,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赛道上疾驰,向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目标奋勇前行。

Mga komen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