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风云变幻总是让人猝不及防。当观众还在回味吴京《战狼》系列带来的热血与感动时,这位曾经的“硬汉天花板”却在2025年夏天遭遇了职业生涯的“滑铁卢”。
新电影《再见,坏蛋》上映仅6天便紧急撤档,票房惨淡至26.7万元,而这场风波背后,不仅牵扯出吴京过去三年积攒的舆论压力,更让多位圈内好友“躺枪”。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究竟如何演变成如今的局面?
新片撤档:票房惨败背后的多重原因
2025年8月22日,吴京出品的喜剧电影《再见,坏蛋》在全国上映。这部影片由俞钟编剧导演,陈明昊、陶慧等演员主演,吴京本人客串出演。
影片以武汉老城区为背景,讲述混混帮助患病男孩完成遗愿的故事,看似温情路线,却在上映后遭遇了“冰火两重天”。
上映首日,影片排片量不足5%,票房仅破万。随着暑期档竞争白热化,成龙主演的《捕风捉影》、刘昊然的《南京照相馆》等热门影片占据影院黄金时段,《再见,坏蛋》的排片进一步缩水。
猫眼数据显示,影片上映6天后总票房仅为26.7万元,远低于宣发时的预期。8月27日,出品方宣布影片撤档,理由是“综合考量市场反馈”。
表面看,影片的失败源于题材选择与市场定位。都市温情喜剧并非吴京的强项,观众对其“硬汉人设”的期待与影片风格严重错位。
但深入分析,吴京个人形象的下滑才是致命伤。早在2022年,吴京因“伪爱国”争议陷入舆论漩涡,如今这场风波的余波仍在发酵。
“伪爱国”标签的起源与发酵
吴京的“假爱国”争议始于2022年的一次采访。他在谈及《战狼2》拍摄经历时,直言“坦克没有后视镜”“枪炮不长眼”等言论,被网友剪辑成表情包疯传。
更令人诟病的是,他在社交平台晒出的国产手机代言照中,却被拍到使用苹果手机。尽管吴京随后解释“工作与生活分开”,但观众早已不再买账。
这一事件成为吴京口碑转折的起点。此前,他凭借《战狼》系列和《流浪地球》树立起“正能量代表”的形象,但“爱国情怀”逐渐被质疑为商业包装下的营销话术。
网友开始翻出他过往的言论,例如在综艺节目中对妻子谢楠的态度,以及在采访中“我跳过楼你跳过吗”的“硬汉宣言”。这些碎片化的争议点,在《再见,坏蛋》上映期间被集中引爆。
吴京与谢楠的婚姻曾是娱乐圈模范夫妻的代表。两人因综艺相识,婚后育有两个儿子,谢楠多次在社交平台分享家庭日常,吴京也被贴上“宠妻狂魔”的标签。
然而,2024年一档综艺节目旧视频被翻出,彻底撕开了人设的裂痕。
视频中,吴京与谢楠因做饭小事发生争执。吴京做完饭后独自用餐,谢楠提醒他“怎么不叫我吃饭”,吴京不仅未道歉,反而反问“你是在埋怨我吗?”。
这段互动被网友解读为“大男子主义”,谢楠的隐忍则被批评为“长期被PUA”。尽管双方未正面回应,但舆论的发酵已让吴京的形象大打折扣。
更讽刺的是,2023年杜江在路演中调侃“坦克是有后视镜的”,被网友认为是在暗讽吴京的“膨胀言论”。而李连杰曾在2017年《战狼2》庆功宴上提醒吴京“要低调做人”,张译也在某次采访中直言吴京“像猴子一样上蹿下跳”,这些昔日好友的忠告如今看来,竟成了精准预言。
行业反思:从“硬汉”到“投资人”的跨界挑战
吴京的转型之路同样充满争议。从《战狼》系列的主演,到《流浪地球》的演员,再到如今的电影出品人,他的身份不断变化。然而,观众对他的“演技派”印象根深蒂固,跨界投资领域的尝试却频频碰壁。
《再见,坏蛋》的失败暴露了吴京在影视制作中的短板。
影片主演陈明昊、陶慧虽有话剧功底,但在电影圈缺乏知名度;剧情被批“套路化”,叙事手法与同类题材并无新意;宣发策略上,吴京的客串并未转化为票房号召力,反而因负面舆情适得其反。
业内人士指出,吴京试图以“战狼模式”复制成功,却忽视了喜剧市场的特殊性。
更值得警惕的是,吴京的资本运作能力也受到质疑。他担任出品人的多部影片票房表现平平,而《再见,坏蛋》的撤档直接导致投资损失。
有业内人士透露,该片制作成本超千万,撤档后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
吴京的危机不仅限于自身,多位圈内好友也被卷入舆论漩涡。
首先是李连杰,他2017年的“低调忠告”如今被反复提及,甚至有人翻出他早年“武打明星转型困难”的言论,暗示吴京的失败是“行业规律”。其次是张译,他曾在采访中批评吴京“过度张扬”,如今被网友调侃“预言家”。
更戏剧性的是,杜江的“坦克有后视镜”玩笑被重新解读为“行业前辈对后辈的警示”。而吴京在综艺节目中对胡歌的“帅但没演技”点评,也被翻出成为“同行攻击”的证据。这些关联事件的集中爆发,让原本孤立的“撤档风波”演变成一场行业性质的舆论地震。
未来展望:吴京能否“重启”?
面对这场危机,吴京尚未公开回应。但据知情人士透露,他正考虑通过公益行动重塑形象。此前,他参与的“乡村儿童电影计划”曾因“形式主义”被质疑,如今或需以更务实的行动赢得公众信任。
从行业角度看,《再见,坏蛋》的失败为影视从业者敲响警钟。观众对“情怀营销”的容忍度正在降低,内容质量与市场定位的匹配度成为关键。吴京的硬汉人设、爱国标签虽曾带来红利,但在多元化市场中,单一形象的局限性愈发明显。
对于吴京本人而言,这场危机或许是一次“重生”的契机。正如网友所言:“演员的路很长,但每一次跌倒都是一次成长。”如何在保持个人特色的同时,适应行业变化,将是这位51岁影星面临的最大挑战。
吴京的“撤档风波”远未结束。从“战狼”到“坏蛋”,从“爱国英雄”到“舆论焦点”,他的故事折射出娱乐圈的复杂生态。观众对“人设”的包容度正在下降,而行业对“跨界尝试”的宽容也在收紧。
这场风波或许会成为吴京职业生涯的转折点,但最终的走向,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吴京出品的电影《再见,坏蛋》撤档,上映6天票房仅26.7万元,预计片方分账9.3万元
校对 廖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