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金秋,鄂托克旗的草原上多了一所新学校——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鄂托克旗学校。这不是普通的学校,而是政府和高校联手打造的“十二年一贯制”名校,直接从小学到高中一条龙。开学那天,校园里彩旗飘飘,孩子们背着新书包,脸上全是笑,家长们站在校门口,眼睛里满是期待。
这所学校是怎么来的?简单说,鄂托克旗想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2021年,当地政府定下目标,要把教育搞上去,提出“两年打基础,三年有成效,五年上台阶,六年大变样”的计划。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鄂托克旗学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建在原来的棋盘井第二小学基础上,政府投钱升级硬件,内师大带来顶尖的师资和管理经验。副校长白玉说,学校现在有58个班,2422个学生,老师队伍里还有7个硕士、175个本科生,实力杠杠的。
家长孙文为啥选这所学校?他说,家离得近,学校条件好,老师团队强,领导还特别重视孩子们的成长,承诺要把学生培养得特别优秀。他家孩子今年刚上小学,看到教室里挂满了气球和彩带,孙文心里踏实,觉得这学校靠谱,能让孩子学有所成。
学校不光硬件好,软件也厉害。暑假期间,内师大派来专家团队,给新老师培训,教他们怎么上课更有趣,怎么管理学生更高效。这学期,又来了一批骨干老师,专门帮学校提升教学质量。教室里装了智慧教学设备,课桌上放着平板电脑,老师一点屏幕,就能把知识点讲得清清楚楚。学生们学得开心,家长们也放心。
鄂托克旗的教育变化还不止这一所学校。过去三年,当地政府每年拿出1亿多元改善学校条件,累计投入超过21亿元。这钱花在哪儿了?新建了17个学校改扩建项目,覆盖了13所义务教育学校。比如,鄂托克旗第二中学盖了新综合楼,第一小学建了综合实践楼,校园环境焕然一新。公办幼儿园也多了1所,还回收了5所民办幼儿园,新增2932个学位,孩子们上学更方便了。
智慧教育是这几年鄂托克旗的亮点。学校里建了智慧操场,用人工智能记录学生的运动数据,比如跑步快不快、跳远成绩怎么样,一目了然。15所中小学都用上了智慧课堂管理平台,老师教课、学生学习、考试评分,全程数字化,效率高得不得了。还有746.3万元专门投在风雨操场和科技运动设备上,孩子们下雨天也能照常上体育课。
职业教育也没落下。鄂托克旗综合职业中学跟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签了“3+2”合作协议,学生读三年中职再读两年大专,毕业就能找到工作。第一中学还跟企业开了美术音乐特长班,专门培养有艺术天赋的孩子。这样的路子,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教育为啥这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也关系到整个地方的发展。鄂托克旗过去是工业重镇,现在教育也成了招牌。家门口有了好学校,家长不用再送孩子去外地读书,省心又省钱。数据显示,当地义务教育学校全都有了校车、早午餐和午休服务,孩子们吃得好、睡得好,学习更有劲儿。
学校的氛围特别温馨。小学教室里,老师带着孩子们玩游戏,学知识;初中家长会上,老师跟家长聊得热火朝天,商量怎么帮孩子进步;高中的周考铃声一响,学生们埋头答题,学习劲头十足。家长孙文说,看到孩子每天高高兴兴上学,他觉得这学校选对了。
教育的变化让鄂托克旗的草原更有希望。以前,家长们总担心孩子上不了好学校,现在家门口就有名校,老师好、设备新,孩子们的梦想有了更宽的舞台。政府和学校还在不断努力,想让教育变得更好。比如,智慧课堂平台还在升级,未来可能会更智能;职业教育的合作也在扩大,孩子们的选择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