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们,你家孩子先叫“爸”还是先喊“妈”?
记得我们家大宝开口说的第一个词是“妈妈”。当时我激动得差点哭出来,觉得那些熬夜喂奶、换尿布的辛苦瞬间都值了。
结果没高兴两天,就听隔壁邻居说她家宝宝先叫的“爸爸”,还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孩子先叫谁,谁以后就更辛苦!”
后来我在小区遛娃时留意了一下,发现还真有不少大妈大姐们讨论这事儿。
有人说先叫谁,谁就更受孩子亲近;也有人说先叫谁,谁以后就要多操心。甚至还有人说得有鼻子有眼:叫“爸爸”先,说明妈妈更爱孩子;叫“妈妈”先,说明爸爸更爱孩子。
这说法让我哭笑不得,敢情娃先叫谁还能测出夫妻谁爱孩子更多?那要是娃先叫“奶奶”或者“汪汪”,又该怎么解释?
01、为什么会有“先叫谁,谁更辛苦”的说法?
在我们老家,老一辈有种说法:“先叫谁,谁命苦。”意思是孩子先叫谁,谁就会为孩子操更多心。
这种说法其实很好理解——谁带孩子多,孩子见得谁多,自然容易先叫谁。然 而在传统观念中,妈妈通常是带娃的主力军,所以孩子先叫妈妈,意味着妈妈会更辛苦。
但现在的家庭结构已经多样化了。有的是妈妈主力带娃,有的是爸爸更给力,有的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帮忙,还有的是请保姆带。这种情况下,孩子先叫谁还真不好说。
我表妹家就是爸爸带娃更多——因为我表妹是销售,工作经常出差,而妹夫是自由职业,时间相对灵活。结果他们家娃就是先叫的“爸爸”,而且特别黏爸爸。这难道能说爸爸“命苦”吗?人家乐在其中呢。
02、那些关于“先叫谁”的趣事
在我们的妈妈群里,我收集了一下大家娃先叫谁的故事,收到了不少回复:
“我家娃先叫的爸爸,因为我天天教他叫爸爸,心想先叫爸爸以后就可以多使唤他爹了。”
“我家先叫的妈妈,但第二周就开始叫爸爸了,现在两岁,有事找妈妈,玩找爸爸。”
“我家娃先叫的是‘喵喵’,因为她超级喜欢小区里的流浪猫。现在三岁了,还是动物迷。”
最绝的是这位:“我家娃先叫的‘不要’!因为我和他爸经常说这个词...”
姐妹们,看吧,孩子的第一句话五花八门,真没必要太纠结先叫谁。
03、先叫“爸”和先喊“妈”,暗示亲人排序?真的假的?
孩子叫称呼的早晚和顺序,到底意味着什么?从儿童语言发展角度看,婴儿最初发出的“ma-ma”、“ba-ba”只是最简单、最自然的发音练习。
这些声音不需要舌头太多参与,双唇一张一合就能发出。通常要到8-10个月大,宝宝才能真正把“妈妈”这个发音和母亲这个人联系起来。
孩子先叫谁,主要受这些因素影响:
- 发音难度:如前所述,不同发音的难易程度不同
- 抚养人陪伴时间:谁陪伴越多,孩子越容易先叫谁
- 语音重复频率:谁经常对着孩子重复“叫妈妈”、“叫爸爸”
- 孩子的个人偏好*:没错,宝宝也有自己的“小主意”
所以,孩子先叫谁,更多地反映的是孩子的语言发育情况和家庭环境,而不是什么“亲人排序”或“谁更爱谁”。
04、比先叫谁更重要的事
其实,比起纠结孩子先叫谁,我们更应该关注孩子的语言发展是否健康。以下是一些重要的语言发展里程碑,值得我们关注:
- 6-9个月:开始咿呀学语,发出“ba-ba”、“ma-ma”等重复音节
- 10-12个月:有意识地叫“爸爸”、“妈妈”,能理解简单指令
- 1-1.5岁:会说几个简单的词,能指出身体部位
- 1.5-2岁:词汇量爆发期,能说两个词的短语
- 2-3岁:能说3-4个词的句子,开始使用“我”、“你”
如果孩子两岁了还不会说有意义的词语,或者三岁了还只能说单字,不太会组合成短语,建议咨询儿科医生或语言治疗师。
亲子关系不是由谁先叫谁决定的,而是由日复一日的陪伴、关爱和互动构建的。孩子的语言表达会随着成长不断变化,今天黏妈妈,明天可能就缠着爸爸了。
我们作为父母,不必为这些小事纠结。无论孩子先叫谁,都不会影响我们在孩子心中的位置。
你家娃先叫的谁?背后有什么有趣的故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编辑:李慧
一审:李慧
二审:汤世明
三审: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