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终于坐不住了!2025年8月,快手电商悄悄上线“明日达”“隔日达”服务,首批商家已经开始测试,想让买家更快收到货。这可不是小动作,背后藏着快手想在电商大战中杀出一条血路的野心!
快手这几年总给人一种“慢悠悠”的感觉。淘宝、京东、抖音在电商和物流赛道上打得热火朝天,快手却像成都街头喝茶的大爷,不紧不慢。8月8日,快手APP首页“团购板块”新增了外卖入口,8月11日又上线了“快手官方自营旗舰店”。网友忍不住调侃:“快手这速度,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可现在,快手似乎憋不住了,开始在物流上加码,想追上其他平台的步伐。
为啥快手突然急了?电商这行,如今拼的不是谁吆喝得响,而是谁能让用户买得爽、收到快。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电商销售额预计达到7万亿美元,用户对物流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京东早从2007年就开始自建物流,现在90%的订单都能做到次日达甚至当日达。淘宝也不甘示弱,2013年搞出菜鸟网络,还跟顺丰合作推出“极速上门”服务。抖音更猛,2022年就测试了“音尊达”“极速达”,最近还加了“我的快递”功能,方便用户查物流。快手呢?以前买个东西,动不动等三四天,急性子用户早跑去别的平台了!
快手的物流短板,早就被用户吐槽得不行。2025年7月19日,有人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说,在快手直播间买了辆二手小牛电动车,商家承诺2到3天送达,结果等了快一个月还没影儿。更气人的是,投诉时快手和商家的态度让人火大。类似的事儿不是头一回了。黑猫平台上,关于快手电商的投诉一大堆:发货慢、虚假发货、退货难,件件都戳用户心窝子。快手也知道,物流拖后腿,留不住买家,生意就得黄。
这次“明日达”“隔日达”服务,是快手想补齐短板的狠招。具体怎么玩?快手定了规矩:每天0点到17点的订单,第二天必须到;17点到24点的订单,第三天得送到。系统还会自动筛选商品,比如预售、跨境的就不算在内,只有符合条件的商品才会贴上“时效承诺”标签。如果没按时送到,快手还承诺给商家赔钱,帮他们把服务搞起来。这招听着挺带劲,但能不能干好,还得看实际效果。
其实,快手不是没试过搞物流。2022年,他们推出过“按需派送”,想让快递员按买家要求送货。2024年9月,还搞了个“小时达”,主打苹果产品最快1小时送达。可惜这些服务都没掀起啥大浪,覆盖范围小,很快就没声儿了。这次“明日达”“隔日达”看着更认真,但快手选的是跟快递公司合作的路子,不像京东那样自己建仓库、养车队。这种轻资产模式省钱,但问题也多。快递公司的服务参差不齐,送货时间、态度都可能不稳定。网友就吐槽过,抖音的“次日达”也不是每次都准时,送货上门的承诺有时候也落空。
快手为啥非得在这时候折腾物流?除了外面的竞争压力,内部问题也逼得他们不得不动。2025年8月21日,快手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收入350.46亿元,同比增长13.1%。听着不错,但细看有点隐患。快手的钱主要靠三块:线上广告、直播、电商和AI业务,占比分别是56.4%、28.7%、14.9%。广告收入是大头,但经济一波动,客户少投广告,快手的日子就不好过了。电商这块虽然在增长,可物流拖后腿,用户体验差,复购率自然上不去。
更麻烦的是,快手的直播业务也有点晃荡。提到快手直播,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辛巴。这位大主播一场直播能卖21亿元,占快手直播电商的三四成。结果,2025年8月18日,辛巴突然宣布退出直播圈,说再也不干了。这消息对快手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专家曹磊分析,辛巴一走,快手的流量和销售额短期内肯定得掉一块。物流再不给力,用户跑得更快,平台哪还有底气跟别人掰腕子?
快手这次搞“明日达”“隔日达”,摆明了是想稳住用户的心。买东西就跟吃饭一样,谁不想吃得快、吃得好?可光喊口号没用,落地才是真功夫。淘宝、京东、抖音的经验告诉我们,物流不是贴个标签就行,得把从仓库到用户手里的每一步都管好。快手跟快递公司合作,数据得打通,流程得顺畅,不然承诺再好听,也是空话。就像你点外卖,APP上写着30分钟送到,结果等了一个钟头,饭都凉了,谁还想再点?
快手的物流升级,其实也带着点中国电商的“大智慧”。这些年,中国电商的物流速度让全世界都眼红。京东的“211”时效,覆盖90%以上的订单;菜鸟网络让2000多个城市实现24小时送达;连抖音都在拼命追赶,搞出“次日达”体系。快手这回入局,算是搭上了中国物流的快车,想分一杯羹。数据显示,中国物流市场2024年规模达到5700亿美元,预计2033年能到8100亿美元。快手要是能把物流搞好,电商这块蛋糕还能再切大点。
不过,物流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真难。快手不像京东有自己的物流大军,也不像菜鸟有阿里撑腰。靠第三方快递,等于把命脉交给别人。快递员送货准不准、态度好不好,直接决定用户对快手的印象。举个例子,你在快手买了个手机壳,系统说“明日达”,结果快递员拖到第三天,还往门卫一扔就走,你气不气?快手要想让用户满意,得跟快递公司拧成一股绳,把服务管得死死的。
快手这波操作,其实也让我们看到中国企业的拼劲儿。电商大战打到今天,拼的不只是价格,还有服务。中国物流这几年突飞猛进,背后是无数企业砸钱、砸技术、砸人力的结果。快手虽然起步晚,但敢迎头赶上,说明他们不想只做个“看热闹”的平台。就像咱们平时买菜,图的不就是个新鲜、快捷?快手也明白,物流快一分,用户的心就暖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