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中国图书评论学会组织评选的2025年8月“中国好书”推荐书目正式发布,湖南科技出版社推出的湘版好书《人工智能的边界》入选。
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化学奖同时授予AI学者,这一标志性事件,引发业界关于AI发展的核心讨论。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复旦大学教授张军平近期推出的新作《人工智能的边界》,旨在回应“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等关键问题,被学界所关注。
《人工智能的边界》告别枯燥公式和代码,通过大量生动案例、真实事件和易懂漫画,“零门槛”带领读者纵览AI在15个基础学科(数理化、医疗等)及短视频直播等新兴领域的惊人渗透力与潜力。它直击痛点,深度剖析AI在情感理解、自主创新等“十大软肋”与固有局限,助你破除技术神话,获得对AI能力的理性认知。更重要的是,本书提供前瞻洞察,解读AI如何深刻重塑行业、改变生活并挑战社会规则,探讨人类如何凭借“清醒头脑”与“温暖心跳”的独特优势,与AI和谐共生。
张军平表示,当前AI在数学等结构化领域表现优异,但在感知现实、创造力等体现人类特质的方面仍有不足。技术本身并非万能或威胁,认识其边界才是安全发展的起点。“2024年诺贝尔奖提醒我们,AI的快速发展需要人文关怀的引导,以避免潜在的风险。”
张军平认为,AI在规则清晰的数学领域表现出色,却在依赖直觉、实验与想象力的物理等学科面临挑战。针对当下AI的现实运用,张军平强调要有限度地使用AI工具辅助学习。AI工具可以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便利,如智能搜索、在线学习平台等,但我们不能过度依赖它们。必须强化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通过亲身实践和思考,才能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我们还要防范技术依赖,避免成为技术的奴隶,保持人类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在这个AI时代,我们既不能忽视技术的发展,也不能忘记人类的本质和价值。张军平在《人工智能的边界》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AI、应对AI。
潇湘晨报记者周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