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巨额减计,巴菲特“最大的投资失败之一”,但股神依旧是股神

মন্তব্য · 63 ভিউ

面对38亿美元的巨额减计,外界纷纷将卡夫亨氏定义为“股神最大的失败之一”。但真正的“神操作”藏在故事另一面:凭借其锁定的优先股和源源不断的现金分红,巴菲特早已将投资成本大幅收回。当市场还在为他的“

  当一项投资的账面价值几年内被“腰斩”时,通常意味着彻底的失败——但当主角是沃伦·巴菲特时,故事可能需要换个角度解读。

  8月2日(周六),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提交的监管文件中披露,公司对卡夫亨氏(Kraft Heinz)的投资进行了38亿美元的巨额减计,将其投资的账面价值降至84亿美元,较2017年底的逾170亿美元大幅下降。

  这一事件坐实了外界对于该项投资失败的判断,但英国《金融时报》的分析指出,由于巴菲特在交易中争取到的优越条款,即便在这场公认的“滑铁卢”中,他依然是赢家。

“罕见的失败”:一笔被腰斩的投资

  对于94岁高龄的巴菲特而言,此次减计无疑是他辉煌投资生涯中一次罕见的重挫。伯克希尔在文件中明确,此次减计的部分原因是卡夫亨氏公允价值的持续下滑。

  2015年,巴菲特作为关键推手,促成了卡夫与亨氏的合并。然而,自合并以来,这家包装食品巨头的股价已累计下跌62%,而同期标普500指数则上涨了202%。巨大的反差让这笔投资显得格外刺眼。

  Edward Jones的分析师凯尔·桑德斯(Kyle Sanders)直言,这次减计“早该进行了”,并称之为“沃伦过去几十年来最大的失误之一”。

  近几个月来,伯克希尔已开始与卡夫亨氏保持距离。今年5月,卡夫亨氏宣布伯克希尔放弃了其在该公司的董事会席位。分析师桑德斯认为,放弃席位加上此次减计,“正在为未来可能退出该持仓提供更多灵活性”。

故事的另一面:为何股神依然不亏?

  尽管投资表现糟糕,但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分析揭示了故事的另一面:与巴菲特对赌通常不是一个好主意。

  据该媒体Lex专栏计算,伯克希尔最初为亨氏股权支付了43亿美元,在与卡夫合并期间追加了投资,使其对卡夫亨氏普通股的总投资达到98亿美元。如今,其持有的27.4%股份市值约为88亿美元。

  从账面上看似乎是亏损,但计算必须包含股息。Lex专栏指出,多年来,伯克希尔已从这笔投资中获得了约63亿美元的现金股息分红。因此,综合计算(88亿美元市值 + 63亿美元股息),巴菲特在这笔普通股投资上的总回报仍高达近60%。

  更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当初还以更优厚的条件,额外购买了80亿美元的亨氏优先股。这笔优先股不仅支付了超过20亿美元的股息,更在三年后被全额赎回。这部分投资为巴菲特带来了一笔快速而稳健的巨额利润。

巴菲特与其他股东的鲜明对比

  巴菲特的“不败金身”在与其他股东的对比中显得更加突出。

  据《金融时报》测算,对于那些从2015年合并时就持有原卡夫食品股票的股东来说,他们的处境则堪称“微薄”。将他们获得的一次性现金支付、历年股息和目前持有的卡夫亨氏股票市值相加,十年来的总回报率仅为8%。如果他们当时选择投资联合利华(Unilever)——卡夫亨氏在2017年曾试图收购但未成功的对象——他们的资金几乎可以翻倍。

  这一切印证了该报道提出的两个教训:首先,两家平庸的公司合并并不能产生一家优秀的公司。卡夫亨氏正面临着消费者转向更健康食品的挑战,公司预计今年营收将萎缩3%。其次,巴菲特总能为自己争取到比别人更好的交易,这使得他即便是最糟糕的失误,也能产生相当不错的结果。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মন্তব্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