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GamesIndustry近日发表文章,指出当前游戏行业的趋势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微软和索尼这两个主要平台持有者之间。
文章以“2025年第二季度,PlayStation在美国销量最大的十款游戏中,有六款由微软发行”这一现象为例,分析了主机独占游戏策略正在发生的变化。
文章认为,这一现象对微软和索尼而言都是好消息。对于微软来说,这证明了其游戏(如Xbox独占游戏)的质量和吸引力,也巩固了其作为业内最大第三方发行商的地位。而对于索尼而言,在其平台上拥有优秀的第三方游戏是其希望看到的,无论这些游戏由谁发行。
这种趋势的核心逻辑是:卖出更多游戏总是好的。尽管平台持有者理想状态下是只在自己的平台上销售第一方游戏以获得最高利润,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在竞争对手的平台上销售游戏,或让竞争对手在自己的平台上销售游戏,都是可以接受的商业选择。
微软之所以率先向竞争对手平台发行游戏,是因为其Xbox相对于PlayStation和Switch而言市场表现不佳。但文章指出,这并非孤例,而是多平台发行这一大趋势的一部分。索尼也正面临着类似的商业现实,尽管其PS5装机量大于Xbox,但Xbox仍然拥有数千万的玩家市场,这是索尼目前无法触及的。
文章还提到了近期引发玩家社区震动的索尼招聘信息。索尼正在招聘一名高级总监,负责PlayStation Studios游戏在“非PlayStation硬件”上的商业策略,其中包括Steam、Epic Games Store、Xbox、任天堂和移动平台。尽管索尼此前已在这些平台发行过PC游戏,并计划让未来的大型服务型游戏实现跨平台,但这一招聘广告仍然被视为一个明确的信号,表明索尼正在将这一领域视为新的增长点。
文章预测,未来索尼和微软的游戏发行策略将变得更加相似。大多数游戏,甚至是第一方作品,都可能默认为多平台发行,只有少数被视为“平台定义者”的核心独占游戏会被严格保留。
对于服务型游戏,为了尽快建立玩家基础,多平台发行将是必然趋势。而对于索尼赖以生存的高质量、叙事驱动的动作冒险游戏,公司可能会继续保持其新作的独占性。然而,文章推测,索尼可能会选择将一些较老的独占作品移植到其他平台,以获取长期收益并为IP进行宣传。例如,在《羊蹄山之魂》登陆PS5之前,先将《对马岛之魂》初代作品移植到Xbox和Switch 2。
文章总结道,尽管主机“战争”的思维模式依然存在,但索尼和微软之间的关系将因日益增长的相互依赖而变得更加复杂,他们将互为对方平台的重要发行商,也互为彼此第三方业务的关键平台持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