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旅“宝贝”被看见之后还有“取经路”

코멘트 · 5 견해

原标题:山西文旅“宝贝”被看见之后 还有“取经路”左上图为五台山佛光寺,圆图为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右下图为碛口古镇。记者 陈晨 摄电影院大屏幕上,当寺庙上的“庄严”二字映入眼帘,山西省金牌导游刘伟佳

  原标题:山西文旅“宝贝”被看见之后 还有“取经路”

  

  

  左上图为五台山佛光寺,圆图为洪洞广胜寺飞虹塔,右下图为碛口古镇。记者 陈晨 摄

  电影院大屏幕上,当寺庙上的“庄严”二字映入眼帘,山西省金牌导游刘伟佳惊呆了,这不就是自己特别熟悉的浑源县永安寺吗?片中还出现了大同善化寺山门殿内的核心彩塑四大天王,造型独特、表情丰富,也被称为“最萌四大天王”……最近,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热映,“原来浪浪山的山是山西的山”“跟着浪浪山小妖怪一起游山西”等话题冲上热搜。在日前举办的2025年“数智赋能 晋享山河”数字文旅品牌创新嘉年华活动上,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邀请游客跟着《浪浪山小妖怪》的“取经路”,解锁山西古建、山河里的松弛与治愈……

  娴熟地接住流量

  “《浪浪山小妖怪》里出现了永安寺、善化寺、晋祠水镜台、黄河边的碛口古镇……”刘伟佳如数家珍,“代入感特别强,原来古朴庄重的建筑还能讲出这么有趣的故事。”这些山西文旅取景地,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古迹,都与《浪浪山小妖怪》的情节完美融合,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这不由让人联想到去年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和山西文旅的深度连接。《黑神话:悟空》公布的取景地中,山西多达27处,如玉皇庙、崇福寺、小西天、铁佛寺、双林寺等。

  山西现存古建筑2.8万多处,其中元代及元代以前木结构古建筑遗存495座,占全国总数的80%,全国仅存的3座唐代古建全部在山西,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数量庞大。网上流传着一种说法,山西古建筑数量太多了,从唐至清各个时期的建筑没有出现断层,一座不起眼的小山村或许就留存着精妙绝伦的绝世孤品,明、清时期的建筑都排不上号。

  去年是“跟着悟空游山西”,今年是“原来浪浪山的山是山西的山”“跟着浪浪山小妖怪一起游山西”……在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邵琦看来,无论是游戏还是动画对山西古建的带动作用都是巨大的。以游戏《黑神话:悟空》为例,山西成为海内外玩家向往的“神话古建打卡胜地”,不仅云冈石窟、五台山、晋祠等名胜热度攀升,玉皇庙、铁佛寺等冷门古迹也变得炙手可热。

  记者了解到,《浪浪山小妖怪》上映后,永安寺日均客流量较之前增长近3倍,年轻游客及亲子家庭占比明显提升。景区还推出了“明王演法”沉浸式表演,深受游客欢迎。

  “山西文旅,这泼天的富贵一定要接住了”……去年,网友们对山西文旅的喊话犹在耳边。如今,各地文旅对于接住这样的话题热度,已经十分娴熟。记者注意到,众多旅游目的地和景区都在结合自己的文旅资源“蹭”《浪浪山小妖怪》“出圈”的热度,但主要限于借势宣传层面,“影旅联动”深度体验的产品不多。

  简单的碰撞不够

  《浪浪山小妖怪》的编剧、导演於水是山西太原人。他提到,山西是自己创作灵感的“智库”,拍摄电影的过程也是再次认识家乡的过程。影片融入了山西大量景点及古建元素,旨在为山西文旅宣传再添动力。

  在晋行记研学中心文史顾问杨杰看来,“山西古建筑‘宝贝’太多。”佛光寺出现在了《黑神话:悟空》中,也出现在了《浪浪山小妖怪》里。“走在佛光寺东大殿下面,巨大的飞檐如同一只鲲鹏把人庇护在翅膀之下,那种磅礴、自信、优雅的盛唐之风,扑面而来……”梁思成先生将佛光寺东大殿称为“中国古代建筑第一瑰宝”。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宣传推广处副处长张俊红介绍:“这一次,山西文旅邀请游客跟着《浪浪山小妖怪》的‘取经路’游山西,‘来山西,找到自己喜欢的模样’,主打情绪价值。”山西除了有古建,还有颇为松弛的城市文化,例如经常被调侃的“午睡文化”,松弛感拉满。

  确实,近年来文旅市场的“出圈”热点均与情绪价值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如果古建筑只是一部娱乐作品的背景板,不可能成为一个文旅热点。这部二维动画电影没有什么酷炫的视觉效果,但是故事本身非常打动人,引发广泛的情感共鸣。”深圳大学旅游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杰武说,小猪妖的“打工人”困境、对“山外世界”的向往,四个无名小妖怪踏上“取经路”,这样的故事情节很有感染力,观众也可以在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同时,这部作品通过明快画风和冒险剧情降低了儿童理解门槛,实现了对观众全年龄段的覆盖。在作品引发广泛关注的热度中,片中的古建筑元素等也被置于聚光灯下。

  刘伟佳的理解也类似。“《浪浪山小妖怪》的爆火,形成了社会话题热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积淀和动画行业的一次深度融合。但我觉得光有这一次简单的碰撞不够,后续还要进行很多深度的挖掘,关注动画的目的,是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人们从电影院走到山西,走进我们的悠久历史,走进传统文化的浩瀚海洋。”

  沉下心打磨内容和服务

  去年,《黑神话:悟空》的爆火,释放了山西文旅的自信与潜力,点燃了广大游客对探寻、感受传统古建中式美学的热情,山西成为游客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流量涌入山西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文化认同和文旅消费。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山西国内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27.24%,旅游总花费同比增长36.03%。2025年上半年,云冈石窟、恒山等8家景区累计接待游客约787万人次,同比增长14.65%,创历史新高。

  古建科普博主杨大炜说:“在社交媒体时代,再也没有所谓小众景区了。前些年,应县木塔、佛光寺这些景点没什么游客,现在游客越来越多了。每到节假日,悬空寺经常会出现大量游客排队等候上山的景象。”在他看来,社交媒体的传播对古建旅游起到了重要作用。

  “无论是《黑神话:悟空》还是《浪浪山小妖怪》,本质上都是优质文创产品,用世界品质讲中国故事。我觉得山西文旅可以向这些优质文创产品学习。”杨大炜说,无论是旅游还是游戏,都属于体验性产品,这类产品的共同点就是“造梦”,让消费者能够沉浸其中,收获体验和满足。

  山西还有不少古建筑位置偏远,地理位置分散,交通不便,当地旅游接待设施不足,知名度也一般。杨杰说:“古建筑是有待挖掘、开发的文化宝库,从中可以衍生出有深厚文化内涵、体验感强的文创产品、研学内容等,这需要包括古建筑景区在内的山西文旅企业沉下心来做好产品,优化服务。”采访过程中,一些山西文旅业者告诉记者,从当下山西文旅“宝贝”被看见,到文旅业态丰富、产业链的完善等,还要继续走好“取经路”。

  《浪浪山小妖怪》的热度之下,刘伟佳和她的团队调整了讲解词。“我们也抓住电影带来的宣传效应,融入更多生动鲜活的细节,带领大家进一步了解古建后面的历史知识和文化底蕴。”的确,山西旅游值得细细品味,而不是走马观花。正如山西一位文旅业者所说,“如果游客只是来打卡,拍拍照片就走,太可惜了”。(记者 曹燕)

  【来源:中国旅游报】

코멘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