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网讯(记者 杨波 文/图)“宜宾酒好,世界共飨。把盏之处,皆为故乡。”8月31日,川酒全国行·上海站宜宾产区品牌推广活动在沪举行,宜宾市酒业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罗景元推介宜宾白酒产区时表示,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4000多年酿酒史奠定了宜宾“中国酒都”的地位,宜宾以“五老”基因密码为核心,凝炼出天、地、人、文、市合一的白酒生态,铸就了“中国五粮浓香白酒核心产区”的自信风华。
罗景元推介宜宾白酒产区
罗景元说,宜宾白酒产区是“老天爷”的馈赠。名酒出名乡,宜宾酒好,源于天作之合的生态禀赋,“三度水土气”成就百亿级微生物的酿造奇迹。北纬28度的宜宾,被联合国教科文及粮农组织认定为“地球同纬度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年平均18度的气温、80%的相对湿度,为微生物铺就了生长的温床,岷江与金沙江的清冽江水,特有的弱酸性黄黏土,雨热同季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滋养着高粱、大米等上乘酿酒原料,孕育出宜宾白酒独特的风味。
三江汇流成就酒都宜宾
宜宾白酒产区是“老窖池”的延续。“千年窖池万年糟,酒好全凭窖池老”。宜宾酒好,源于地脉永续的活态遗产,“以糟养窖,以窖养糟”的循环从未停歇,孕育着百亿级微生物群落,其精髓浓缩在“量多、古老、珍贵”之中。目前,全市拥有2万余口40年以上连续发酵的老窖池,自元代延续至今的窖池群,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连续使用最久的活态遗产,五粮液“长发升”古窖泥2005年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宜宾的古老窖池散发着浓浓酒香
宜宾白酒产区是“老技艺”的传承。“艺为酒之魂”,宜宾酒好,源于匠人匠心的薪火相传,从北宋姚氏酒坊到当代匠人的不断精进,形成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多粮浓香型传统固态法酿造工艺”,其技艺核心蕴藏于“5955”体系之中。五粮配方、九步酿艺、五字要诀、五心品鉴,融汇匠人智慧,贯穿种、酿、选、陈、调全流程,确保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风味协调、品质卓越。
酿酒工人传承非遗技艺酿美酒
宜宾白酒产区是“老地方”的记忆。“三江六岸酿诗酒,烟火人间最酒香”,宜宾的酒,是流淌于山水街巷的城市文脉,承载千年记忆的“老地方”,凝聚成磅礴的江魂酒魄,其精髓藏于“楼台、古迹、胜地”之中。东楼、锁江亭见证杜甫、黄庭坚等文人宴饮题诗,安乐神泉、流杯池延续诗酒佳话;东鑫和遗址实证千年酿造史,八大古酒坊“前店后坊”格局与合江门码头,再现市井酿酒贸易盛景;冠英古街中国酒肆、501古窖池群、流杯池公园与东方酒谷,构建起古今交融的美酒文化体验胜地。
五粮液绿色生态酿酒基地
宜宾白酒产区是“老百姓”的认同。宜宾的酒既有“名酒”的品质,更有“民酒”的温度,以其过硬品质和亲民定位赢得市场,成为经得起检验的民生选择,核心优势体现在“实惠性、风味性、舒适性”。通过“量质摘酒”“按质并坛”工艺,确保不同等级产品品质稳定,满足分级消费需求;融合粮香、糟香、窖香、陈香等复合香型,因地域与窖龄呈现多样口感;特有的低度酒、预调酒等创新产品,契合国际化、年轻化趋势,带来多元化的饮用体验。
风景如画的宜宾酿酒专用粮基地
罗景元说,宜宾,是一座被酒香浸润的城市。这里,既是万里长江第一城的坐标起点,也是五粮浓香白酒的文明原点。希望天下宾客和白酒爱好者,到长江首城走一走、看一看、品一品,感受不一样的宜人宜宾风情,体会“五粮浓香 自信东方”的魅力。
【来源:四川经济网-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