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里啥都有,不可能空荡荡的。你想想看,宇宙不是一个大空箱子,里面装满了各种东西,比如自由电子、质子,还有一种叫真空介质的东西。这些玩意儿就像空气一样,填满了宇宙的每个角落。它们可不是摆着好看的,而是会动来动去,互相影响。
这些东西在空间里分布得乱七八糟。有的地方挤得满满当当,有的地方稀稀拉拉。因为分布不均匀,东西就开始跑来跑去,想找个舒服的地方待着。这就像你家厨房里,盐撒得不均匀,慢慢地就会自己散开。宇宙里也是一样,物质会因为这种不均匀,跑来跑去,动个不停。
物质跑的时候,喜欢走直线。你见过滚下山的石头吗?它总想找最短的路跑下去,费的力气最少。这就是宇宙里物质的习惯,科学家管它叫“最小作用量原理”。简单说,物质都懒,喜欢用最省力的方式动。
不过,宇宙里可没那么简单。因为分布不均匀,物质跑着跑着就容易转圈圈。你看地球绕着太阳转,月亮绕着地球转,这都是因为分布不均匀,物质开始绕着某个点打转。这种转圈的运动,科学家叫它“测地线循环”,听起来复杂,其实就是绕圈圈的道理。
每个东西都在转,连电子、质子这些小到看不见的家伙都在自己转。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一个个小陀螺,飞快地转着。它们转的时候,占了一块自己的地盘,谁也别想挤进来。这就形成了宇宙里的一种“推开力”,让东西之间保持距离。
但转着转着,东西之间又会互相拉扯。你看月亮绕地球转,地球绕太阳转,这种绕来绕去的运动,产生了拉力。这种拉力就像绳子一样,把东西拴在一起,让它们不会跑得太远。科学家管这叫“引力”,就是让宇宙里东西聚到一起的力气。
现在,咱们说回星星和行星咋来的。宇宙里到处飘着尘埃、电子、质子,就像大海里漂着的小颗粒。这些颗粒分布得不均匀,就开始转啊转,慢慢地互相拉扯,凑到了一起。小颗粒聚成大颗粒,大颗粒再聚成更大的颗粒,最后就成了行星、恒星,甚至星系。
这个过程可不快,得花好长时间。比如,太阳系形成就用了好几十亿年。那些漂浮的尘埃和气体,慢慢聚成一团,中间挤得紧了,就成了太阳,旁边散落的小团团,就成了地球、火星这些行星。整个过程就像和面团,慢慢揉啊揉,最后揉出了形状。
这事儿还没完。宇宙还在不停地变,新的星星还在生出来,老的星星也在慢慢消失。就像咱们的生活,总有新的事儿发生,旧的事儿过去。宇宙的这些规律,听起来复杂,其实跟咱们每天过日子差不多,都是因为东西分布不均匀,才有了各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