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重启造车:能否重燃创新之火,再现科技酷潮?

মন্তব্য · 24 ভিউ

苹果公司在近日发布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展示了稳健但略显平淡的业绩。尽管各项财务指标均超出市场预期,但营收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均维持在个位数,分别为9.6%和9.3%,总营收达到940亿美元,净利润则为234

  苹果公司在近日发布的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中,展示了稳健但略显平淡的业绩。尽管各项财务指标均超出市场预期,但营收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长率均维持在个位数,分别为9.6%和9.3%,总营收达到940亿美元,净利润则为234亿美元。

  苹果CEO库克将这一季度的增长归功于iPhone和Mac两大硬件产品线的强劲表现,以及服务业务的两位数增长。特别是iPhone,作为公司的收入支柱,上季度带来了446亿美元的营收,同比增长13.5%。然而,市场调研机构IDC的数据显示,iPhone的出货量仅增长了1.5%,这表明收入增长可能更多源于产品平均售价的提升,而非销量的大幅增加。

  苹果财报发布后,其股价在美股交易中下跌2.5%,报于202.38美元,市值维持在3.01万亿美元左右。这一表现与英伟达和微软等科技巨头相比略显逊色,后两者市值已分别突破4.24万亿美元和逼近4万亿美元大关。苹果似乎已被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不再被视为引领未来科技潮流的“探照灯型”公司。

  这一变化或许源于苹果在后乔布斯时代面临的产品创新困境。尽管库克成功延续了苹果的经营业绩,但未能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产品。AirPods和Apple Watch虽然销量不错,但更多是作为iPhone的配件存在;Vision Pro虽然技术先进,却因成本、售价和软件问题而未能大规模普及;而Apple Intelligence在AIGC领域也尚未站稳脚跟。

  面对这一困境,有观点认为苹果或许应该重启造车项目。汽车作为集合多领域尖端技术的“终极硬件”,是检验硬件公司综合实力的最佳试金石。小米等公司在造车领域的成功,已经为中国科技行业树立了新的风向标。苹果若能亲自下场造车,或许能重新激发整个公司的创新活力,夺回全球硬件公司的领先地位。

  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也反映了其面临的挑战。尽管库克在财报分析师电话会议上夸赞了中国市场的出色表现,但苹果在大连的首家门店却于近期宣布将于8月9日停业。这是苹果近年来在中国首次关闭门店,也是其在中国市场表现不佳的一个缩影。随着华米OV等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苹果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不断受到挤压。

  更令苹果担忧的是,其主打产品iPhone的竞争力正在逐渐减弱。安卓阵营的竞争对手不仅学到了苹果的设计精髓,还在本地化、易用性和功能矩阵等方面实现了超越。安卓旗舰手机在芯片、屏幕、电池和摄像头等方面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与iPhone的差距正在缩小。

  在AI大模型方面,华米OV等国产手机厂商已经迅速完成了大模型的“上机”,并将AI作为贯穿不同应用场景的底层功能。相比之下,苹果在Apple Intelligence的推广上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果苹果能够重启造车项目,将为Apple Intelligence创造关键的应用场景,有助于其在AI大模型时代占据一席之地。

  对于苹果而言,造车不仅是一个填补市场空白、塑造第二增长曲线的机会,更是让公司重新焕发活力的关键一步。苹果需要一款能够激发消费者热情、引领行业潮流的新产品来重拾其“酷公司”的形象。而造车正是这样一个能够承载苹果未来梦想的项目。

মন্তব্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