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咱们生活里离不开的宝贝。人体70%的成分是水,渴了喝一口,饭前洗个手,水无处不在。可你知道吗?地球上看着水多,其实能喝的没多少。地球表面70%是水,但97%是海水,不能直接喝。剩下的3%淡水里,70%还被冻在南北极的冰川里。真正能让咱们用的,只有1%左右的淡水。这1%还分布得不均匀,亚马逊和刚果河就占了大头,留给其他地方的只有0.3%。
中国的情况也不乐观。地势高的山区和高原占了全国一半以上面积,水却只有4%。沿海地区人多,水需求大,占了全国水资源的80%。这意味着水资源紧缺的地方,日子过得更艰难。所以,节约用水不是一句空话,是真得记在心上。
水从哪儿来的?科学家们吵了好多年,也没个定论。一种说法是,地球刚出生时就带着水。那时候地球还是个大火球,岩石是液态的,水混在里面。后来地球冷却,地壳和海洋才慢慢形成。还有种说法,水是“外星来客”带来的。流星和彗星撞地球时,带着水砸下来。彗星上有冰层,撞击后水汽凝结成水滴,留在了地球上。甚至还有人说,微生物也帮了忙,它们靠水生存,慢慢让水变得更多。
不管水咋来的,它在地球上存在了44亿年,没听说过会坏。大自然里的水是“活水”,会流动,能循环。河里的水、湖里的水,含氧量高,鱼儿在里面游得欢。微生物也帮忙,它们吃掉水里的脏东西,让水保持干净。所以古代人用石头缸、树皮桶装水,水也能存好久不坏。
可瓶装水就不一样了。瓶装水是“死水”,装在瓶子里没法流动,少了自净能力。生产时,瓶子里可能混进点有机物,接触空气后就容易变质。比如,水里有点糖分或者细菌,时间长了就可能发酵,味道变怪。更麻烦的是,瓶子本身也可能出问题。
现在的矿泉水瓶多是用PET塑料做的。这种塑料轻、透明、结实,但有个毛病——不耐老化。阳光一晒,高温一烤,塑料就容易释放一种叫二苯醚的物质。这玩意儿会跟水里的氧反应,让水变味。时间长了,还可能产生对身体不好的东西。所以,瓶装水的保质期,其实更多是瓶子的“寿命”。
咋让瓶装水存得久点?其实很简单。放阴凉通风的地方,别让太阳直晒,别放车里被高温烤。瓶子保存得好,水也能多放几年。可现在瓶子越做越薄,包装花里胡哨,很多人随手把水扔车后座或者窗台上,塑料老化得更快,水自然就“过期”得快。
看到这儿,你可能觉得,瓶装水听着怪麻烦的。其实,不管是瓶装水还是自然里的水,只要存得当,都能放心喝。古代人凿个水坑,水都能保持清澈,咱们现在有高科技,更得把水管好。国家也在努力,制定标准,检查水质,减少污染。企业也在改进包装,尽量用更环保的材料。
水这东西,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咱们喝的水干净了,身体才健康。节约用水,保护水源,也是为咱们的子孙后代着想。毕竟,地球上的水就这么多,用完了可没地儿补。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比如少浪费水、选靠谱的瓶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