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店品牌转型“茶饮+糖水”,单店最高月销冲到80万!

评论 · 3 浏览

悸动开始卖糖水了! 最近,这个签约门店数超3000家的饮品老牌,高调切入“茶饮+糖水”的双品类赛道。 效果远超预期:升级门店业绩增长200%,部分门店月营业额冲到70万~80万元。 一碗糖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爆发力

  

  悸动开始卖糖水了!

  最近,这个签约门店数超3000家的饮品老牌,高调切入“茶饮+糖水”的双品类赛道。

  效果远超预期:升级门店业绩增长200%,部分门店月营业额冲到70万~80万元。

  一碗糖水,为什么有这么大的爆发力?悸动如何借它逆势增长?

  

  

  升级“饮品+糖水”新店型

  单店业绩飙升200%

  纵观今年餐饮的热门赛道,糖水是不可忽视的存在。

  创业者纷纷涌入,如麦记牛奶公司、糖叙等新锐品牌快速跑出百店规模;老牌玩家鲜芋仙、赵记传承也在持续扩张,品类热度持续升温。

  茶饮品牌也瞄上了这波趋势。不久前,悸动全新升级“悸动糖水”店型,开启“茶饮+糖水”的双品类运营模式。

  没想到效果远超预期。悸动方面透露:“目前90%完成升级的门店都实现了业绩提升,部分门店增幅更是超过200%。”

  

  “最好的门店单月营收达到7080万,即便是此前月销十几万的普通门店,升级后也能稳定在35万左右。”

  转型后的亮眼业绩,迅速引发行业关注。

  我发现,悸动此次糖水转型,是从产品到空间的全面革新。

  产品上,不再以杯装饮品为主打,而是一碗一碗的鲜作糖水。

  仙草大满贯、芋芋仙草满贯、芒果白雪黑糯米甜甜、桃胶莲子鲜奶……这些产品突出“料足、养生、饱腹”的特点,定价集中在1922元。

  

  菜单同时保留部分经典茶饮系列,并上新雪冰系列,还推出了“甜品+饮品”搭配的下午茶套餐,强化休闲属性。

  门店风格也焕然一新:采用新中式风格,设置明档操作与客座区;连品牌logo都变成了一把勺子,标志性的“中国红”更显国风氛围,呼应“吃糖水”的核心体验。

  据了解,目前悸动已开出50多家糖水门店(含老店转型),集中在江浙沪地区以及重点城市首店。

  悸动为什么选中糖水?背后有怎样的行业洞察?

  

  成功开创第二增长曲线

  悸动具体怎么做糖水?

  窄门餐眼最新数据显示,甜品近一年净增长1万多家门店,现存门店总数突破20万家大关,其中有多个糖水品牌领跑增长。

  但悸动选择糖水,并不单纯是跟风流行,而是挖掘品牌优势基因的结果。

  

  1、从烧仙草到糖水,品牌有甜品基础

  悸动与糖水有着天然的连接。2007年诞生于上海的悸动,从一开始就靠着“烧仙草”打天下。

  仙草本身就是一种特色小吃,具有清热、健康等属性,是传统糖水中的重要品类。

  悸动经典产品“悸动烧仙草”与如今主推的“仙草大满贯”,无论在形态还是认知上都十分接近。

  基于这样的产品基础,以及多年攒下的仙草的消费认知与品质信任,品牌延伸至糖水赛道可以说顺理成章。

  

  这意味着,不仅可以借势当下糖水的热度,开创第二增长曲线,同时也不用花大力气重新教育市场。

  2、科学减糖+当天现制,让糖水吃起来无负担

  在产品端,悸动围绕“好吃+健康”双向升级,呼应年轻人“控糖”和“轻养生”的需求。

  一方面,坚持原料当天现做,搭配悦鲜活牛奶,突出“古法仙草+鲜奶”品质感。

  另一方面,通过供应链控制和配方优化,实现“科学减糖”,依靠食材本味塑造自然甜感,降低甜度却不减风味,让消费者更轻负担。

  以仙草大满贯为例,整碗都是料,但热量仅有290大卡,被网友称为“减脂期可以放心吃的糖水”。

  

  “仙草熬得像果冻一样,小料堆叠,挖一勺能同时吃到绵、滑、弹、脆四种口感,特别满足。”网友评论。

  3、瞄准社区场景,做高频的日常需求

  茶饮普遍存在季节性波动难题,而糖水则是四季常青的生意。

  比如夏季可冰镇消暑,冬季能热食养生。“尤其在秋冬,用糖水‘冬养’的概念更容易获得消费者认同,有效平衡茶饮淡旺季。”悸动方面表示。

  基于此,悸动糖水把门店重点放在了“核心商圈+社区周边”,瞄准“家庭休闲”“白领代餐”等场景,复购率得到明显提升。

  

  4、发挥供应链优势:1分钟出餐,人力省一半

  传统糖水难标准化,是行业共识。现煮备料费时间、人力成本高,还容易出现高峰断货、出品不稳的问题。

  但这些难题,悸动都已经解决。

  其把最耗时的“现煮”环节从门店剥离,全部交给中央厨房。

  江浙沪地区的门店,每日配送现煮原料,到店后只需“浸制或过冰水”就能用,缺料随时补,再也不用怕高峰断货;在提高出品效率的同时,又能保证产品质量和风味一致性。

  

  省去备料后,门店出1份糖水需要1分钟左右,以前门店6个员工忙不过来,现在34人就能支撑,人力成本直接减半。

  与此同时,供应链扛下压力后,门店节省的人力还可以转向服务,“以前店员都在打包、煮料,现在有更多时间和顾客互动,提升堂食体验,堂食的实收也比外卖高得多”。悸动方面表示。

  此外,悸动依托千亩仙草种植基地,从源头把控原料标准,确保所有门店口味稳定如一。

  

  找准自己的赛道

  比盲目跟风更重要

  在茶饮行业内卷加剧的当下,“茶饮+”成为很多品牌突围的方向。

  但加什么、怎么加,考验的不仅是创意,还有品牌积淀与供应链实力。

  悸动借助“仙草”认知基础,延伸至糖水赛道,以长期构建的供应链系统和门店运营体系,打造出盈利的双品类门店模型。

  这一策略,既传承了品牌基因,也抓住了茶饮之外的甜品需求,在竞争激烈的存量市场实现逆势增长。

  

  作为千店品牌,悸动的每一次转型都关乎大量加盟商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希望加盟商能赚到钱,消费者能一直喝到悸动的烧仙草。”品牌方表示。

  正因如此,悸动在推广新模型时格外谨慎:自去年4月启动测试,10月初步成型,直至今年春节后才全面发力。所有动作都经过反复验证,确保单店模型可复制、能盈利。

  悸动创立18年来,从街边店到商场店,从传统奶茶、鲜果茶到“茶饮+糖水”,始终在自我革新。

  如今,其在海外市场也稳步布局,进入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多个国家,致力于将“东方仙草”带向全球市场。

  悸动创始人吴健曾在咖门万有饮力大会分享:“不跟随市场,悸动走出了自己的体系。”

  正如悸动所验证的,找准自己的长板,比盲目跟风更重要;回归品牌根本,才能真正持续增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