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走进塔城,三天跳舞做马鞭,惊叹民族一家亲

コメント · 14 ビュー

北京大学留学生走进新疆塔城,短短三天,他们被这座边陲小城的热情和文化震撼了!从跳舞到听手风琴,从看文物到逛口岸,留学生们亲眼看到多民族一家亲的和谐画面,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这次“知·行计划”

  北京大学留学生走进新疆塔城,短短三天,他们被这座边陲小城的热情和文化震撼了!从跳舞到听手风琴,从看文物到逛口岸,留学生们亲眼看到多民族一家亲的和谐画面,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这次“知·行计划”研学活动,带他们走进塔城地区塔城市和额敏县,体验了满满的烟火气和历史味。

  

  第一站是也迷里文化园。留学生们站在园子里,听讲解员讲额敏河流域上千年的故事。历史像一幅画卷在他们眼前铺开,从古代的商旅往来,到如今的文化传承,留学生们听得入了迷。俄罗斯留学生安东说:“这里的故事让我觉得时间都慢下来了,太有意思了!”

  

  接着,他们来到额敏县榆柳巷。这条巷子热闹得像过节,居民们拉着留学生一起跳黑走马舞。葡萄藤下,不同肤色的人笑着、转着,语言不通也没关系,音乐和笑容把大家连在一起。美国留学生艾米笑着说:“我第一次跳这种舞,感觉自己就像本地人一样,太开心了!”

  

  在塔城手风琴文化展示厅,留学生们被上千架手风琴惊呆了。每一架琴背后都有故事,有的来自遥远的欧洲,有的见证了当地的历史。现场还有人弹起《喀秋莎》,俄罗斯留学生妮拉眼眶红了。她说:“这首歌让我想起家,爷爷以前也爱拉手风琴,感觉好亲切。”她还试着拉了几下,笑得合不拢嘴。

  

  塔城地区博物馆里,留学生们看到了更多历史。展厅里的文物和资料讲了塔城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角色,还有多民族一起生活的故事。从古代的戍边英雄到新中国的发展成就,留学生们感叹:“原来塔城这么有故事!”他们还发现,这里的民族融合不是空话,是真真切切的生活。

  

  巴克图口岸让留学生们开了眼界。这里是中哈贸易的窗口,货物来来往往,热闹非凡。他们逛了文化展示馆,了解口岸的历史,还在国门前拍了合影。琳琅满目的商品摊位吸引了大家,有人买了哈萨克斯坦的巧克力,有人挑了当地的干果,个个满载而归。

  

  在塔城市阿西尔乡库尔托别村,留学生们走进村民的院子,体验了纯正的田园生活。他们坐上“网红秋千”,笑声传遍了村子。手艺人刘拾三教他们做马鞭,留学生们一边学一边问,觉得这手艺既有趣又有文化味。法国留学生卢克说:“我从来没想过马鞭还能这么做,太酷了!”

  

  塔城市新城街道哈尔墩社区的氛围更让留学生们感动。这里住着多个民族的家庭,大家用不同语言聊天,分享美食和故事。美国留学生顾凯文说:“一个家庭里能说好几种语言,太神奇了!他们还请我们吃自家的馕,味道好极了。”社区的和谐让留学生们感受到浓浓的温暖。

  

  留学生们还体验了葫芦绘画。拿着画笔,他们在葫芦上画出自己的创意。有人画了家乡的风景,有人画了中国风的图案。活动结束时,每个人都捧着自己的作品,笑得像孩子一样开心。

  

  塔城的故事,远不止这些。留学生们带走的不仅是照片和纪念品,还有满满的感动和回忆。你觉得这样的文化交流,能让世界更了解中国吗?

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