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餐香喷喷,崆峒区花百万改造食堂,孩子吃得笑开颜

评论 · 10 浏览

崆峒区的孩子们开学第一天,饭菜香气扑鼻,食堂里热热闹闹,学生们端着餐盘,脸上全是笑。学校为了这顿开学第一餐,忙活了好一阵,食材挑得仔细,做法也讲究,就是想让孩子们吃得开心、长得壮实。这顿饭可不

  崆峒区的孩子们开学第一天,饭菜香气扑鼻,食堂里热热闹闹,学生们端着餐盘,脸上全是笑。学校为了这顿开学第一餐,忙活了好一阵,食材挑得仔细,做法也讲究,就是想让孩子们吃得开心、长得壮实。这顿饭可不简单,背后是学校和政府的用心,硬是把“吃饭”这件小事,变成了温暖人心的“大工程”。

  

  走进四十里铺镇清街小学,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工作人员手脚麻利,洗菜、切菜、备料,一点不含糊。锅里滋滋作响,香味早就飘出去了。学校投了76万,把食堂翻新了一遍,设备齐全,干净整洁。食材从进货到上桌,每一步都有人盯着,确保没一点差错。每天检查、每周排查、每月调度,食堂管理严得像守银行,目的就一个:让孩子们吃得安全又健康。

  学生高煜翔乐呵呵地说,今天是学校自己做饭的第一天,他早就馋得不行了。等着瞧吧,饭菜肯定好吃!食堂的阿姨们动作快,饭菜一盘盘端上来,热气腾腾,看着就让人有胃口。学校校长焦永勇拍着胸脯说,这顿饭只是开始,后面还要把食堂越办越好,让家长们放一百个心。

  再看看演武小学,餐厅里更是热闹。孩子们排着队,规规矩矩领饭菜,端着餐盘坐下就吃得香。蒜苔炒肉、香辣土豆丝、软糯米饭,样样都是孩子们爱吃的。张婷同学吃得满嘴油,笑得合不拢嘴,说这些菜她都喜欢,恨不得天天吃。学校为了这顿饭,提前好几天就筹备,菜单也是反复商量,力求让每个孩子都吃得满足。

  大秦中学的食堂也不甘示弱。厨房里,牛肉烩菜的香味浓得化不开,厨师们忙着翻炒,火候掌握得刚刚好。这学校有个规矩,校长得陪着学生一起吃饭,边吃边聊,听听孩子们对饭菜的意见。学校还搞了问卷调查、座谈会,甚至有个“小小美食家”活动,让孩子们当评委,提建议。秦宏科校长说,食堂不光是吃饭的地方,还要教孩子们懂得感恩,学会珍惜粮食。

  

  这营养午餐可不是随便做的,背后有一整套大计划。崆峒区从2023年开始,就在农村学校推营养改善计划,目标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吃上好饭。今年又投了179万,改造了3所学校食堂,还配了新设备。480万的经费专门用来发工资、买食材,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现在全区143所学校,1万3千多个学生,都吃上了热乎饭,覆盖率高达98.4%。这数字听着就让人心里踏实。

  食堂供餐模式也挺灵活。有的学校自己做饭,有的靠附近学校送餐,还有的安排家庭托餐。总之,不管啥方式,孩子们都能在学校吃上热饭菜。每天的菜单都有肉有菜,营养均衡,吃得饱还吃得好。家长们都说,孩子在学校吃饭,他们省心不少,回家也不用担心小孩饿肚子了。

  政府的支持也给力。营养改善计划的钱,一分没乱花,全用在食材上。食堂的阿姨们工资有保障,干活也更有劲。崆峒区的学校食堂,已经成了不少地方的榜样。别的区县来看了都竖大拇指,说这事办得实,孩子们得了实惠,家长们也跟着高兴。

  这顿开学第一餐,其实是个信号。它告诉大家,学校不光教书,还得管好孩子们的身体。吃得好,学得才带劲。崆峒区的做法,简单说就是“用心”。从挑食材到做饭,从管理到服务,每一步都想着孩子。这份用心,孩子们吃在嘴里,暖在心里。

  

  以后,崆峒区的学校食堂还得继续努力。饭菜得更好吃,营养得更均衡,管理得更细致。孩子们爱吃的菜,学校得记在心里;家长们关心的事,学校得放在心上。说到底,这顿饭不只是饭,更是学校对孩子的承诺,是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你们觉得,这营养午餐还能怎么更上一层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