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尼姑”释正孝同:佛祖托梦出家,放弃985大学,如今怎样了

মন্তব্য · 20 ভিউ

对于现在的很多人而言,“剃度出家”、“削发为尼”这些词,是非常遥远的存在。 大家已经习惯了现代的生活,对于“佛学”有着一种天然的敬畏与距离感。 可有这么一位正值青春的才女,却甘愿放弃自己的家庭与学

  对于现在的很多人而言,“剃度出家”、“削发为尼”这些词,是非常遥远的存在。

  大家已经习惯了现代的生活,对于“佛学”有着一种天然的敬畏与距离感。

  可有这么一位正值青春的才女,却甘愿放弃自己的家庭与学业,毅然选择皈依佛门。

  当时,她身边的人都大为困惑,也曾表示过劝阻,但依旧没能改变她的决心。

  如今,十五年过去了,依旧有很多人质疑她的选择,觉得她是为了自我炒作。

  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她坚持着这份执念,一步步走到了现在?

  01

  1989年,释正孝同出生在河南的一户普通家庭。

  作为家中的独女,从小父母就对她宠爱有加,视为全家的掌上明珠。

  她的母亲是一位佛法爱好者,平时喜欢诵读经文,释正孝同也因此耳濡目染。

  天性聪慧的她,从小便学习成绩优异,堪称“别人家的孩子”。

  除了在文化课上名列前茅,释正孝同对于艺术也有天生的偏爱与嗅觉。

  无论唱歌又或是乐器,她都可以信手拈来,应付自如,兑现着自己的天赋。

  2007年的高考成绩下来后,她凭借自身的出色,成功考上了山东大学。

  家里人听到了这个消息,都替她感到开心,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有了回报。

  而这样一所985名校,也即将成为释正孝同梦想起飞的平台,许她大好未来。

  高考完的暑假,为了庆祝女儿的高考,全家决定出去旅游,放松一些心情。

  本以为女儿会像大部分一样,选择去游乐园,或是旅游景点去游山玩水。

  但释正孝同给出的答案,却让父母感到意外:湖北红安的天台寺。

  想到女儿从小便对佛法情有独钟,而且她的母亲也对此颇为了解,便答应了她的请求。

  可两人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这次旅行,让女儿的命运彻底发生了改变。

  也让全家的生活轨迹,悄悄地变化了轨道,自此踏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02

  天台寺创始于1400年前,历史文化鲜明而悠久,是众多佛家弟子的朝圣地。

  千年古刹,清幽古雅、梵音绕梁,释正孝同一入古寺,就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平静。

  身处其中的释正孝同,突然感觉仿佛尘世扰扰,都已经离她而去,唯有宁静。

  她跟着寺院里的和尚诵经礼佛,打坐修行,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归家之情。

  在释正孝同的心里,突然升起一个念头:她想永远留在这里,不要离开。

  可几天的旅行很快就结束了,临近开学的释正孝同,不得不离开了天台寺。

  但她的人虽然走了,但是心与灵魂都已经留在了那里。

  步入校园生活以后,她不得不面对曾经的喧嚣与吵闹,回归最初的生活节奏。

  要么是忙着学业,要么是应付人际关系的往来,这一切都让她身心俱疲。

  她的思绪,经常不由自主地回到天台寺,脑海中也全都是佛经和梵音。

  某天,她做了一个很奇怪的梦,梦中的她,是佛祖座下的一名虔诚的童子。

  这个梦,解开了释正孝同心中所有的疑虑,也坚定她出家为尼的决心。

  她认为,这是佛祖给她的启示,想要让她皈依佛门,为此她毅然选择了退学。

  释正孝同的父母得知这个消息后,都表现出极大的震撼,不理解为何如此。

  特别是她的父亲,一再苦口婆心地劝诫,放着大好前程不顾,却要斩断尘世。

  而在思虑过后,她的母亲同意了女儿的想法,她认为这是女儿与佛的缘分。

  于是,时隔多年以后,三人怀着不同的心情,再次前往了天台寺。

  03

  剃度仪式上,父母亲看到女儿长发一点点飘落,终究没能忍住,几度落泪。

  释正孝同终于得偿所愿,削发为尼,皈依了佛门,正式成为出家人。

  在不舍与无奈交织的复杂情绪下,一家三口就此别离,从此各自分别与安好。

  山上的修行,要远比常人想象中辛苦许多,每天都有繁重的修行生活。

  吃斋诵经是每日必备的项目,早上天还未亮就要起床,夜晚也睡得很早。

  住宿的条件也极为简陋,远不如在学校生活那般丰富多彩,有滋有味。

  但释正孝同对这些却并不介意,反而十分乐在其中,并渐渐熟悉了这份清苦。

  无论是打扫挑水,还是诵读经文,她都一如既往地保持虔诚认真的态度。

  她终于找到了梦想中的净土,并且始终如一地修身养性,活出自己的风采。

  在研习佛法的同时,她还发扬自己的天赋优势,加入了天台寺的广玄艺术团。

  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支全部由僧人组成的禅乐艺术团。

  在乐团中,她担任着小提琴手,每天都刻苦地练习着自己的技艺。

  用这种现代风格的中西结合,她自信地向众人展示着自己对于佛学的理解。

  和过去一样,无数人依旧质疑着她当初的选择,认为她不过是在自我炒作。

  但对于外界的所有声音,她都选择了无视,从未有过任何的波澜与改变。

  在这十五年的日子里,她一直沉浸在寺庙清净祥和的生活中,很是惬意。

  结语:

  当时她的选择是对是错,其实早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她能够坚持自我,追寻自己的梦想,并且从未放弃,始终如一。

  这样的人,无论在哪个领域,都能出类拔萃,都能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当我们面临人生重大选择,在未来的路口迷茫时,你会如何选择?

  是选择与现实妥协?还是坚持自己所想?想必各位都已经有了答案。

মন্তব্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