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财经|小瓶酒饮和迷你冰激淋受热捧,“以小切大”占领市场

评论 · 11 浏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志恒 点外卖时,商家附赠的那瓶掌心大小的碳酸饮料;逛超市时,冰柜里码得整整齐齐、一口就能咬下的迷你雪糕——如今的消费市场里,一场以“小”为核心的商业变革正悄然蔓延。从饮料巨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志恒

  点外卖时,商家附赠的那瓶掌心大小的碳酸饮料;逛超市时,冰柜里码得整整齐齐、一口就能咬下的迷你雪糕——如今的消费市场里,一场以“小”为核心的商业变革正悄然蔓延。从饮料巨头扎堆推出的随身装、迷你款,到冰淇淋、酒饮赛道纷纷加码小号产品,“Mini经济”凭借其独特的吸引力圈粉无数,已然成为各大企业争相布局的新蓝海。

饮料行业早起迷你化探索

  作为快消领域的 “风向标”,饮料行业早早就踏上了迷你化的征程。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这两大巨头,堪称该领域的 “开拓者”—— 多年前便推出了便携随身装,精准踩中消费者对 “小容量、轻负担” 的需求。

  

  2024年,可口可乐在中国市场推出了 200ml口袋装可乐,小巧的身形能轻松塞进裤兜、手提袋,上市后单月销量直接突破200万箱。紧随其后,雪碧、无糖可乐、芬达等旗下热门品类也纷纷跟进,迷你装矩阵迅速成型。

  而果汁赛道的老牌玩家汇源,更是早早就嗅到了迷你化的商机。2016年,汇源就推出了250ml迷你装果汁,新鲜的口感搭配不占地儿的小包装,一上市就俘获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心。“大瓶喝不完,拎着还沉,小瓶刚好够一次喝,价格也便宜,每天买一瓶都不心疼。” 不少消费者的心声,道出了迷你装饮料的核心优势。

  当饮料行业的迷你化逐渐成为 “标配”,冰淇淋与酒饮行业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市场信号,迅速跟上节奏,掀起了属于自己的迷你化热潮。

  迷你冰淇淋:化解 “嘴馋” 与 “热量” 的两难

  “夏天想吃冰淇淋,又怕一次吃太多长胖;给孩子买,大甜筒总吃一半就浪费……” 这大概是不少消费者的共同烦恼。而迷你冰淇淋的出现,恰好成了破解这份纠结的 “最优解”。

  

  今年夏季,盒马就推出了自营迷你雪糕 “闪亮登场”。记者在盒马线下门店看到,“迷你水果棒冰组合”“生牛乳雪糕组合装” 整齐陈列在冰柜中 ——定价分别为24.9元/盒的29.9元/盒,规格均为18支。在盒马 APP 上,仅一家门店的线上月销量就突破了1.5万单。“以前给孩子买大甜筒,吃一半就化得满手都是,最后只能扔了。现在这种迷你款,孩子一次吃一个刚好,不浪费还干净。” 消费者王先生拿着刚选好的雪糕组合,道出了选择迷你装的理由。

  不止盒马,德芙、光明、奥利奥、和路雪等知名品牌也纷纷加入 “迷你雪糕大战”,各种造型精致、口味多样的迷你款挤满了冰柜。欧睿国际曾给出预测:50ml及以下尺寸的包装冰淇淋,将成为未来几年最具潜力的细分品类,预计未来四年年复合增长率可达 7%。

  在济南,本土品牌群康的迷你甜筒销售也非常火爆。这种按斤称重的迷你甜筒,单个重量仅50克左右,对比传统150克的大甜筒,显得格外小巧玲珑。“自从推出迷你甜筒,销量就一直涨,最火的时候,一辆直营车一天能卖8万支以上!” 品牌工作人员在此前的采访中曾介绍道。更贴心的是,这些迷你甜筒支持多种口味混合称重,既能满足孩子 “每样都想尝” 的好奇心,也让家长免去了 “浪费” 的顾虑。

酒饮的Mini化热潮

  “市场下沉”与“人菜瘾大”

  酒饮行业的迷你化趋势同样明显。在 kkv 等百货零售店内,货架上摆放着30-50ml的小酒版,涵盖威士忌、伏特加、白酒、梅酒等多个品类。有些品牌还贴心的准备了调酒配方。在淘宝发布的《2023年度小罐酒报告》显示,自2023年6月以来,平台上330ml以下的酒销量环比增长超过了40%,正在kkv挑选威士忌的陈先生表示:“我平时喜欢在家调酒,小酒版非常方便,价格相对较低,可以尝试不同品牌和口味的酒,而且瓶子小巧精致,喝完还能留着当装饰品。”

  

  同时,这份报告还揭示了一个关键趋势:“小罐酒” 的核心消费群体,正是那些 “喜欢喝酒但酒量小” 的人,有60%的购买者是为 “人菜瘾大” 买单。对于即饮场景来说,小瓶酒完美契合了 “便捷、随性、刚刚好” 的需求 —— 不用纠结 “喝不完怎么存”,也不用顾虑 “酒量不够没面子”,哪怕是独自小酌,也能轻松享受微醺的快乐。以往白酒多聚焦于商务宴请、家庭聚会等正式场景,而小瓶白酒的出现,让它走进了日常——朋友小聚时分着喝,加班后回家独饮一杯,甚至外出露营时随手带上两瓶,社交属性变得更轻松、更随意。

  因此,众多知名品牌纷纷布局小酒市场。茅台电商 App “i 茅台”上线了迷你飞天 53 度 100ml贵州茅台酒; 华润入主金沙酒业后的首款酱酒产品“金沙小酱”选择150ml装,市场定价40元;郎酒在2023年发布的百亿兼香战略中,将小郎酒放在重要位置,2024年其销量已突破30多亿元。酒行业研究机构发布的数据显示,小酒市场容量占据光瓶酒市场25%的份额,高达150亿左右,并且会保持15%-20%的高速增长,呈现量价齐升的局面。

Mini经济背后的消费需求变革

  根据民政部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单身人口超2.4亿。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一人食市场正在快速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达8000亿元,2025年将突破万亿,复合增长率约22%。对于独居消费者而言,大包装产品往往会造成浪费,而小包装产品恰好满足了他们少量、精致的消费需求。

  其次是Z世代消费主力的崛起。作为当下消费市场的 “主力军”,Z世代的消费观念格外鲜明:他们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看重产品的颜值、社交属性和尝鲜体验。小包装产品恰好踩中了这些需求点——精致的外观适合拍照发圈,低价低门槛能轻松尝试新品牌,多样的口味选择也能满足“花心”的味蕾。

  再者,“健康意识”的提升也为Mini经济添了一把火。如今消费者越来越关注“吃进去的热量”,而小包装能帮大家更好地控制摄入量:想吃冰淇淋?选迷你款,既过了嘴瘾,又不用怕热量超标;想喝饮料?小瓶装刚好够一次,避免不知不觉喝太多糖分。

  而对于企业而言,推出小包装产品不仅仅是对消费需求的被动响应,更应是一种主动的商业战略布局。小包装产品以较低的价格降低了消费者尝试新产品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能够吸引更多对价格敏感或追求新鲜体验的消费者。同时,小包装产品容量小,消费者使用周期短,更易产生复购行为,拉长品牌的“利益链条”。

  从饮料到冰淇淋,再到酒饮,“Mini经济的触角还在不断延伸。这场以“小”为核心的消费变革,不仅改变着消费者的日常选择,也正在重塑快消行业的竞争格局 。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