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电商转型自营路漫漫,卖吊牌时代终结后业绩阵痛何时止?

Kommentarer · 6 Visningar

南极电商,这家曾经依靠卖吊牌风光无限的企业,如今正深陷业绩泥潭,其转型之路显得尤为坎坷。 近年来,南极电商的业绩表现持续承压。在经历了2024年的巨额亏损后,今年的业绩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呈现出更加严峻

  南极电商,这家曾经依靠卖吊牌风光无限的企业,如今正深陷业绩泥潭,其转型之路显得尤为坎坷。

  近年来,南极电商的业绩表现持续承压。在经历了2024年的巨额亏损后,今年的业绩非但没有好转,反而呈现出更加严峻的趋势。今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3.53亿元,同比下滑了13.07%;归母净利润为1362万元,同比大幅下滑82.52%;扣非净利润更是转为亏损,达到了-1173万元,同比大降117.10%。

  在南极电商的主要业务中,唯一实现增长的只有货品销售业务。上半年,该业务实现收入5253.64万元,同比增长152.01%,毛利率也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36.22个百分点。然而,这一增长亮点并未能扭转公司整体业绩的颓势。

  那么,拥有高额吊牌利润基础的南极电商,为何会陷入如此困境呢?公司表示,这主要是因为自营转型期间加大了品牌推广投入,导致销售费用同比大幅增加。财报显示,今年前6个月,公司销售费用投入达到1.3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4.43%。其中,推广服务费投入高达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7000万元。

  

  南极电商当前的业绩表现,实际上是其转型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阵痛。过去十多年里,公司依靠卖吊牌模式赚得盆满钵满,但这也导致品牌被打上了“低价低质”的标签。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南极电商从2023年起开始重启自营业务,试图重新擦亮南极人这块招牌。

  然而,转型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过去对授权合作商的管理跟不上,导致品牌口碑急剧恶化。巅峰时期,南极人囊括了60多个品类,SKU超过10万个,涵盖了各种服饰、小家电甚至网红零食。这种无所不包的品牌授权模式虽然让南极人实现了“管理用户消费全生命周期”的初衷,但也背上了恶名。

  随着低价电商、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崛起,南极电商的品牌授权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南极电商加大了品牌推广投入和销售费用支出。然而,这也导致了公司阶段性亏损的加剧。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南极电商并未放弃转型的决心。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自营业务投入,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南极人也已启动线下门店的开设计划,探索更多新型门店类型对线下渠道进行布局。

  然而,要想重新恢复品牌美誉度并实现“中国的优衣库”的梦想,南极电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公司距离真正成为“中国的优衣库”还有非常远的距离。但无论如何,南极电商的转型之路已经开启,未来能否成功走出困境,我们拭目以待。

Kommenta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