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小学生在舜泰广场踢足球,球场上欢呼声不断,孩子们跑得满头大汗,脸上却全是笑。比赛不是为了争输赢,而是让大家学会一起努力。守门员李宜泽扑出5个球,虽然被进了3个,他还是在记录本上画了个大大的笑脸,说:“坚持到最后就是赢!”
这场足球赛是六年级(3)班二组和六组的联谊活动。孩子们在场上练传球、射门,配合得越来越好。六组的夏睿凡跑完比赛,喘着气说:“一个人再厉害,也比不过团队齐心。”家长李女士在场边看着,觉得孩子们学会了包容和坚持,比拿第一名还让人开心。
另一边,三组的同学在菠萝山夜市摆摊卖冰淇淋。草莓味、巧克力味的冰淇淋摆得整整齐齐,手写的价目表贴在摊位上。刚开始,孩子们有点害羞,不敢大声吆喝,后来慢慢放开了,分工做冰淇淋、卖货、记账,忙得不亦乐乎。
卖冰淇淋可不容易。学生王宣凝说,早起准备食材累得腿酸,但看到顾客吃得开心,觉得值了。活动结束,他们赚了37元,大家围着数钱,笑得合不拢嘴。张隽铱在记录本上画了个冰淇淋,写下:“赚钱难,但甜甜的收获比冰淇淋还好吃。”家长李女士说,这种接地气的活动让孩子们懂得了付出才有回报。
四组的同学去了济南战役纪念馆和黑虎泉研学。纪念馆里,旧步枪、破军装、泛黄的日记让孩子们安静下来。王姝涵在日记本上抄了一句:“铭记历史,吾辈自强。”她觉得这些东西虽然老旧,却让人心里沉甸甸的。
到了黑虎泉,家长郑先生讲起老济南的故事,说泉水是城市的眼睛,革命精神是城市的骨头。孩子们听得出神,纷纷说以后要带学弟学妹来,当“小小讲解员”,讲讲红色历史和泉水文化。这些故事让他们觉得济南不只是家,更是满载历史的地方。
五组的同学去了山东手造中心,探秘非遗文化。在面塑和兔子王泥塑展区,王一佳瞪大眼睛,说:“奶奶总提兔子王,原来这么有意思!”刘晨宇在扎染展区画下蓝白花纹,感叹老祖宗用两种颜色就能变出这么多花样。
看到老艺人的照片,孩子们有点担心这些手艺会不会没人学。家长刘女士说:“你们喜欢这些,就是在帮它们活下去。”姜宜轩听了,马上说要带爷爷来看兔子王,觉得爷爷肯定会爱上这些老物件。
这些活动让孩子们从教室走到社会,从书本走进生活。六年级(3)班的班主任邢蓓蓓说,教育不只是上课,孩子们在真实世界里摸爬滚打,才能真正长大。足球场上学会了团结,夜市摊位懂得了付出,纪念馆里记住了历史,非遗中心里爱上了传统。
这样的假期实践就像一堂大课。孩子们在笑声和汗水中,学会了沟通、合作和担当。数据也说明问题:足球赛有30多个孩子参加,冰淇淋摊位卖出20多份,研学活动覆盖了全班,非遗探秘吸引了10多位家长陪同。这些数字背后,是孩子们实实在在的成长。
这些活动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让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参与。家长们不只是陪着,还分享自己的见解,帮孩子们把看到的、听到的变成更深的体会。比如李女士在夜市教孩子们算成本,郑先生在黑虎泉讲历史,这些都让活动更有味道。
这样的实践活动,其实也在告诉大家,教育可以很接地气。踢场球、卖个冰淇淋、听段历史,都能让孩子们学到东西。比起死记硬背,这种方式更让孩子们爱学、会学,也更懂得生活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