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余额”已告急 这份指南帮孩子切换开学模式

Yorumlar · 6 Görüntüler

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从假期自由模式切换到开学模式,学生和家长能马上适应吗?告别“散装”的假期生活,高效收心有何妙招?面对“暑假怎么过的?”“作业写完了吗?”“要开学了心情怎样?”这些灵魂提问,

  暑假马上就要结束了,从假期自由模式切换到开学模式,学生和家长能马上适应吗?告别“散装”的假期生活,高效收心有何妙招?面对“暑假怎么过的?”“作业写完了吗?”“要开学了心情怎样?”这些灵魂提问,来看看孩子们是怎么回答的↓

  作业与旅行,是暑假永恒的主题。然而假期余额严重不足之时,按时完成作业就成了孩子们的“头等大事”,这几天的心情,也自然和作业进度紧密相连。有的孩子有点慌张,担心自己的作业完成得不够好,有的孩子早早完成作业“最后一周是用来玩的”。不少孩子对新学期充满期待,有的希望能看到新教室,有的想和同学重逢,还有的定下了“成绩更上一层楼”的新目标。

 

  “神兽”即将归笼 家长有话要说

  “神兽归笼”这四个字,对于父母来说,心情可远不止一种。有的是“终于能喘口气”的解放,有的却是“孩子能不能适应新学期”的担忧。这个暑假过后,爸爸妈妈们都有哪些话不吐不快呢?

  大部分家长都在期待着开学,暑假里,不少孩子似乎自由多了些,平时的习惯和规范也一起放了假。

  

 学生家长 周英菲:我感觉既焦虑又开心,因为最小的孩子马上就要上一年级了。她从幼儿园到一年级肯定有一个过渡,但是能不能适应是我最担心的问题,到了一年级所有的规律和幼儿园完全不一样,所以我确实有点担心。

  

 学生家长 田甜:肯定有担心,因为假期的时候,小朋友还是比较放松的,每天睡得也比较晚,在家里的生活习惯也不像在学校那么规律。现在马上就要开学了,我们也得重新规划他的生活习惯,希望能让他早睡早起,符合上学的节奏。
 

  学校提前准备 老师支招“收心”

  家长们的心情五味杂陈,那学校方面又准备得怎么样了?回到校园,孩子们最容易出现哪些问题?我们继续听老师们聊聊他们的准备和观察,一起看学校如何助力孩子们平稳开启新学期。

  随着开学临近,不少学校的老师已提前返校,为迎接学生做足准备。在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教室里的课桌椅已经摆放整齐,老师们正忙着搬运一摞摞新课本。对于即将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学校还准备了特别的欢迎活动。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校长 张立铄:我们也邀请一年级的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到校园来,我们还给每一个新生都做了一张校园的实景打卡点,孩子们就可以带着这张打卡点到校园里面去参观校园。

  

 

  除了带着学生认识新环境,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充满巧思,第一周是适应周,通过游戏化、趣味化的课程实现“软着陆”,第二周是缓坡度教学周,逐步进入正常教学节奏。不少老师表示,对于刚刚升入小学的新生们来说,适应课堂的节奏很关键。

  

 淄博市桓台县红莲湖学校教师 田召辉:首先,孩子们之间他们互不认识,孩子们之间的交流、他们之间的分享、遇到小冲突如何来解决,这些方面都是有待于提高和加强的。很重要的一点,小学的课堂和幼儿园是不一样的,小学的课堂是40分钟,没有幼儿园那么自由,所以孩子要学会去倾听老师的指令,完成一定学习的任务,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从放松的假期模式切换回有序的校园生活,不少孩子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情绪焦虑、作息紊乱等“开学综合征”。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心态和引导方式尤为重要。对此,老师们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长春市朝阳区解放大路小学校教师 鞠秀平:毕竟是50天没有回到课堂中来了,所以说在课堂上难免会犯困,有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更有的孩子是坐不住凳子,还有的孩子甚至于对假期生活充满留恋,不想上学,早上抱怨。那么这都属于非常正常的一个现象。家长和老师都不必要焦虑,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调整的时间,一般的情况下2至4周可以调整过来了。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二小学校长 张立铄:有的家长面临着开学,他很紧张,那么会把这个情绪也传导到给孩子。用正面的心理暗示去积极地引导,可以跟孩子一起去准备开学的一些学习用品;提前一周可以按照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来安排;第二个,逐步地减少电子产品的依赖。

  

 淄博市桓台县实验学校教师 伊金英:家长一定要坚信孩子可以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孩子遇到困难,不要急于替他去解决,多引导孩子去思考:“我可以怎么解决?”推荐给家长一个很好用的小工具,在新学期之初和孩子商量种下一棵“闪光树”,准备一些他自己的喜欢的便利贴,开学之后,他遇到了任何问题、取得的点滴闪光和进步,我们可以在睡前和孩子一起分享复盘,让孩子从具象的仪式中,感受到他在新学期是每天充满能量,在不停进步的。
 

  应对"开学综合征" 医院开设情绪心理门诊

  部分学生在假期结束、开学初期出现种种的不适应,是“开学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对此,一些医院儿科开设了情绪心理门诊,帮助孩子与家庭应对挑战、平稳过渡。

  随着开学临近,这两天,在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情绪心理舒缓门诊,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前来就诊。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方琼:开学综合征是一种正常的一种现象,比如说起床的时候喜欢赖床,不愿意起来;吃饭的时候,跟家长讲今天肚子痛,不舒服不能去学校了,这是很常见的,主要是以情绪改变为主。

  医生介绍,“开学综合征”除了情绪上的焦虑、烦躁等表现,有些孩子还会有身体上的症状,比如呕吐、腹泻等。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方琼:排除孩子器质性的病变,比如说胃肠道感染,发现孩子在诊室的时候也是活蹦乱跳的,只要不提上学他都很高兴,那这时候就会建议家长考虑一些神经症。

  

 

  那要如何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缓解“开学综合征”呢?医生表示,家长的陪伴和良好沟通至关重要,开学前可以增强孩子对返校的期待。如果发现自我调节效果有限,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福州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方琼:首先需要跟孩子进行沟通,发现他出现这些焦虑的原因。父母亲的陪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孩子回忆一些在学校的一些美好时光,然后建立对学校环境的喜欢。家长没有办法通过自己开导孩子的时候,建议可以到心理咨询室或者是医院相关的心理疏导门诊,来寻求医生和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央视新闻客户端)

Yorum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