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逼娃刷题毁兴趣?聪明父母这样做,孩子学习更主动

评论 · 4 浏览

小学阶段,家长们最爱干啥?盯着孩子成绩,报各种补习班,天天问:“这次考试多少分?”可结果呢?孩子可能分数一时上去了,但对学习的兴趣没了,甚至跟父母关系也搞得一团糟。到了初中,孩子反而没劲儿学了

  小学阶段,家长们最爱干啥?盯着孩子成绩,报各种补习班,天天问:“这次考试多少分?”可结果呢?孩子可能分数一时上去了,但对学习的兴趣没了,甚至跟父母关系也搞得一团糟。到了初中,孩子反而没劲儿学了。这事儿,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扎心?

  

  小学不是拼分数的赛场,而是帮孩子打学习底子的关键期。这时候,成绩排第几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孩子觉得学习有意思,愿意主动去学。兴趣要是被毁了,孩子可能一辈子都不爱学习,再多钱也补不回来。

  那咋办才能让孩子主动学呢?聪明家长得把眼光放远点。小学阶段,孩子需要的是对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这两样东西养好了,到了初中高中,孩子的潜力才能真正爆发,甩开那些小学被逼得死死的同学。家长要做的是,平时多看看孩子学得咋样,心情咋样,关心他学得开不开心。

  考试完,别急着问分数。问了也别发火。孩子考得不好,压力已经够大了,家长再一副失望脸,孩子只会更慌。正确的做法是,心平气和地跟孩子聊聊:这次错在哪儿?是知识点没搞懂,还是粗心大意?帮孩子找原因,慢慢补短板,效果比吼一顿强多了。

  好多初中家长跟我抱怨,孩子一到青春期就跟父母对着干,话都说不到一块儿去。咋回事?很多时候,小学阶段就埋下了雷。家长只顾盯着作业和分数,忘了跟孩子好好相处。孩子感觉不到父母的关心,只觉得学习是任务,压力山大。

  

  亲子关系其实是孩子学习主动性的土壤。小学阶段,孩子最需要安全感和信任感。有了这些,孩子遇到学习问题才敢跟你聊,而不是憋在心里跟你对着干。想培养这个,方法简单:每天抽点时间陪孩子聊聊天,不一定聊学习,可以问问“今天有啥好玩的事儿”“交了新朋友没”“有啥小烦恼”。这种陪伴,比逼他多做几道题管用。

  很多家长一看别人家孩子学得多,就慌了。幼儿园就开始刷题,小学低年级就报一堆班,天天催孩子学。可你想想,孩子一听到“学习”就害怕,脑子里全是父母的批评,他咋可能爱学?学习的兴趣就像个小火苗,家长一不小心就给浇灭了。

  聪明的家长懂得保护这团火苗。孩子考差了,别急着骂,冷静下来帮他分析问题。孩子害怕考试,多半是因为怕被责骂。家长耐心点,孩子才会敢面对问题,下次考得更好。

  还有,家长得管好自己的情绪。孩子学习不好,你一顿吼,他下次只会更紧张。反过来,你冷静地陪他找原因,孩子会觉得学习没那么可怕,慢慢就愿意主动学了。

  

  小学阶段养成的学习习惯和兴趣,是孩子未来冲刺初高中,甚至走上社会的底气。家长别只盯着眼前的分数,多花心思在孩子的状态和感受上。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孩子不仅学得更好,跟你的关系也更亲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