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加快建设“博物馆之城”,去年全市博物馆接待观众超1亿人次

Komentari · 21 Pogledi

作为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首个临时展览,“汉风轪华——马王堆生活艺术特展”自今年5月20日开展以来,吸引了不少游客参观。这些摆放在展厅的文物珍品,展现了西汉贵族的精致生活与精神追求。 为满足市民游客多

  作为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首个临时展览,“汉风轪华——马王堆生活艺术特展”自今年5月20日开展以来,吸引了不少游客参观。这些摆放在展厅的文物珍品,展现了西汉贵族的精致生活与精神追求。

 

  为满足市民游客多元化的观展需求,北京各大博物馆相继推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展览。据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白崇介绍,北京正加快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截至目前,北京地区共有246家备案博物馆和56家类博物馆,数量居全国城市之首。2024年,北京博物馆共接待观众超1亿人次。

 

  大葆台遗址博物馆特展延期展出

 

  “汉风轪华——马王堆生活艺术特展”由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与湖南博物院联合举办。本次展览精选珍贵文物及复原场景,从财富、饮食、服饰、典籍四大维度,再现了汉代贵族的生活图景。

 

  记者在现场看到,展览分为“富贵无极”“钟鸣鼎食”“衣被锦绣”“简帛典藏”四大主题。其中,“衣被锦绣”部分展示了轪侯家粉黛罗绮、锦容丽裳等,反映汉代贵族生活的闲情雅致;“简帛典藏”部分展示了轪侯家藏书等,揭开彼时人们的精神世界。

 

  据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馆长杨志国介绍,暑假期间,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平日客流每天在700至800人,周末客流在2500人左右。

 

  为进一步满足公众文化需求,让更多观众有机会感受马王堆文化的独特魅力,经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与湖南博物院协商,决定将本次特展结束时间由8月19日延长至8月31日。杨志国称,随后博物馆将会更新展览,展出来自汉阳陵的众多文物。

 

  大葆台遗址于1974年6月被发现,是距今2000多年前西汉广阳顷王刘建及其王后的墓葬,凭借最高等级的墓葬形式“黄肠题凑”而蜚声海内外。它是新中国第一座完整呈现“梓宫、便房、黄肠题凑”葬制的考古发现。1983年12月,在大葆台遗址上建造了国内首个汉代遗址类博物馆。今年,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完成全新改建。

 

  “勃碣都会 幽燕华章——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是大葆台遗址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展览,分为北土汉邦、长乐未央、题凑礼藏三大部分。展览运用沉浸式数字交互、立面投影动画等技术手段与观众互动,丰富观展体验,打破时空壁垒。

  

  “勃碣都会 幽燕华章——西汉广阳国历史文化展”中,主墓室藻井投影重现汉代天文图。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摄

  记者注意到,主墓室藻井投影重现了汉代天文图,三垣四象二十八宿随时空流转,星芒与遗址呼应,营造星河浩瀚之感。

 

  杨志国介绍,大葆台遗址共出土汉代文物千余件,包括玉器、漆器、铜器、铁器、陶器、骨角牙器、金银器、车马器及丝织品等。出土文物历史信息十分丰富,是研究西汉时期政治、经济和物质文化发展以及北京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堪称汉代幽燕文化的典型代表,更是汉代文明在北京地区的重要标识。

 

  博物馆已成为北京市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2020年,北京正式提出建设博物馆之城,并将其写入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和“十四五”规划。2021年5月,国家文物局与北京市人民政府签订共建北京“博物馆之城”战略合作协议。

 

  白崇介绍,2024年,北京博物馆推出展览2000余个,举办线上线下活动近5万场,接待观众超过1亿人次。博物馆的社会功能与社会效益正日益凸显,在服务人民群众美好生活、丰富社会精神文化层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优化博物馆体系建设方面,北京印发《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发展规划(2024-2035年)》,提出“博物馆之城空间布局更加合理、博物馆文化供给能力持续增强、馆城融合格局初步形成、文化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博物馆专业能力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发展目标,并细化任务、划分阶段,为加强博物馆体系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

 

  在统筹盘活资源方面,北京积极引导高校博物馆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鼓励国有企业特别是老字号进行博物馆建设并向社会开放,倡导建设以民间收藏、民俗文化为主题的小型收藏馆、展示馆,使“私家珍藏”走向“社会共享”,加大对社会力量兴办博物馆的扶持力度。

 

  此外,北京还打造系列配套IP。拓展“5·18国际博物馆日”内容,打造“北京博物馆季”品牌活动,配套推出“展览月、科技月、文创月、研学月、教育月”等主题活动月,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营造全民共建共享博物馆之城的文化氛围。

 

  白崇说,伴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深入推进,公共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社会关注度不断提高,博物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持续显现,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已经成为北京市民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新京报记者 张建林

  编辑 刘梦婕 校对 李立军

Komentari